初一·《工之侨献琴》教学设计(2)

初一·《工之侨献琴》教学设计(2)

ID:2077604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6

初一·《工之侨献琴》教学设计(2)_第1页
初一·《工之侨献琴》教学设计(2)_第2页
初一·《工之侨献琴》教学设计(2)_第3页
初一·《工之侨献琴》教学设计(2)_第4页
初一·《工之侨献琴》教学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工之侨献琴》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一·《工之侨献琴》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斫 窾 篆 期年  2.积累文言词语“而”、“诸”。  3.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语气,培养语感,达到理解文章内容和寓意的目的。  2.学习本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故事。  情感目标  1.通过理解把握寓意,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不可以貌取人,以形取物,而要认识了解事物的本质这一道理。  2.认识事物要把握其本质,作者巧妙构思的艺术美。  二、学法引导  自

2、读疏通全文内容,联系寓言的特点把握寓意,体会作者构思的艺术匠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1.理解寓言的寓意一一讽刺世上很多人缺乏见识,不着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  2.理解虚词“而”作连词时的几种作用;理解虚词“诸”作兼词的含义。  解决办法  1.熟读成诵,领悟寓言中所含的寓意,结合课文讲解分析,抓住关键词句使问题得到落实。  2.通过课后练习,落实词义。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①生字词②两次献琴对比的表格③随堂练习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课前预

3、习课文、对照阅读提示和注释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文章出处等内容。  2.课后复述课文,注意合理想象,补充细节。  七、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上学期我们学过课文《寓言三则》,了解了寓言的一些知识,知道了寓言通常是一些带有劝谕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它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物植物与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工之侨献琴》,这是由明代开国勋臣刘基写的一则文言寓言。我们先来了解刘基和他的《郁离子》。  2.由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郁离子》一书,是刘基

4、隐居青田山时所作,包括《千里马》、《鲁班》等十八篇寓言体散文。《工之侨献琴》出自书中的《千里马》篇,题目是后加的。  整体感知  l.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  ①给下列字注音 斫 窾 期年  ②体会教师朗读的语气,思考文章的寓意。  2.学生对照注释,边读边理解课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字句。  教学过程  在学生熟读、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文章共三段。  第一段,写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这把琴,是“良桐”所制,并且是“金声而玉应”,制作者评价它是“天下之美”。但是这架琴

5、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帅们的鉴定,终于还是被退了回来,而理由只有两个字“弗古”。  第二段,写工之侨第二次献琴,觉得到丁极高的评价  提问:第二次献上的还是原来那一架琴,为什么会得到这样高的评价呢?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工之侨精心地对琴进行了伪装;先请漆工绘制了“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了“古窾”,然后又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到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而且,这一次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自己去献,而是“抱以适市”,让“贵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就被视为“希世之珍”。  这两次献琴的不同结果表明:太常、国工、责人

6、、乐宫这一批人并介石重琴的质量好坏,也不懂得它的好坏,而只看它的外在形式古不古。而对所谓的“古”又是这样盲目到厂极点。  第三段,写工之侨的慨叹。“悲哉世也!”但工之侨的眼光并没有停留在这件事上,他从这里还看到了一种带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到这里。这则寓言的寓意已经很清楚了,请同学们议一议。  请三、四名同学起来回答,充分肯定回答正确的地方,最后明确寓意。讽刺世上很多人并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  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找出各段中的难解字句,并作出解释,积累掌握词语。  ①良②

7、焉③弦④金声而玉应⑤自以为天下之美也⑥弗⑦还之⑧以归⑨谋诸漆工⑩古窾⑾匣而埋诸土⑿易⒀希世之珍也⒁叹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总结、扩展  这篇寓言语言高度简洁。全文仅一百二十二个字,故事情节却不像一般寓言那样简单,人物也有好几个。例如写国工和乐宫对琴的评价,只用“弗古”和“希世之珍也”两个短句来表现他们的无知,其余与故事主旨无关的话一概不提。  这篇寓言还从两次献琴的不同结果中讽刺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缺之见识,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便以貌取人或以形取物。而应着重认识了解事物的本质,认清事物的本

8、来面目。[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