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鉴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

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鉴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

ID:20774694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鉴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_第1页
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鉴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_第2页
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鉴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_第3页
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鉴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鉴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鉴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  泛吴松江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此诗系作者第二次被贬时所作。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后两句。  解析:由第三句的“知我意”可以看出诗人把鹭鸶当做人来写,这是拟人手法。指出手法后,还要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拟人手法。诗人赋予鹭鸶人的情态、动作,写它如同知己一样知晓自己的心思,并频频翘足对窗,使诗人在孤寂中获得宽慰。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

2、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由下句的“长安不见使人愁”可知前句的“浮云能蔽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而非实指。诗人希望到长安,受到君王的重用,但终因小人蒙蔽君王视听,使他难以如愿,徒愁绪盈怀。指出手法后,还要注意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比喻手法。用“浮云”喻“奸邪”,用“日”喻君王。用“浮云能蔽日”喻君王为奸邪之人蒙蔽,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小人当道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难以受到君王重用

3、的愁绪。  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词句写冷风中忽然闻到花香,原来梦寐以求的梅像一个美丽的女子一样出现了,但是酒醒之后现实却是令人“断肠”的。因此,从梦中梦醒的对比中写出了作者孤独、失落、凄凉的心情。修辞手法也很明确,把梅花写成白衣女子是拟人,“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是对偶。  答案:“忽相逢缟袂

4、绡裳”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逸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  颔联运

5、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颔联两句描写的对象分别是芳草、好云,但诗人却将其人格化,言其“有情”“碍马”“遮楼”,这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这样写使诗句更生动形象。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象,却说芳草像友人一样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住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像多情的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