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

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

ID:20765167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_第1页
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_第2页
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_第3页
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_第4页
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浙江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孙良好    “千里故乡,六年华屋,匆匆一别俱休”。这是丰子恺1937年在抗战逃难途中所填〔高阳台〕一词的开头,“六年华屋”指的是他的故乡浙江石门湾的“缘缘堂”。这幢房子从1933年春落成到1938年1月毁于日本人的炮火,前后存世仅六年。由丰子恺亲自绘图设计的缘缘堂,上下两层,是一所地地道道的中式建筑,与颇具古风的石门湾和谐一体。当然,这在丰子恺是有意为之的:“我给你赋形,非

2、常注意你全体的调和,因为你处在石门湾这个古风的小镇中,所以我不给你穿洋装,而给你穿最合理的中国装,使你与环境调和。因为你不穿洋装,所以我不给你配置摩登家具,而亲绘图样,请木工特制最合理的中国式家具,使你内外完全调和。”丰子恺能建如此一所宅院,靠的是他多年的辛勤笔耕,他自己就说过:“这缘缘堂是我那枝大红色派克钢笔里写出来的!”    缘缘堂的六年乡居,是丰子恺创作的丰收期。在此期间,他利用堂内一两万卷藏书专心著述,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艺论著,绘出了众多的漫画。但是,他并没有因为闲居乡间而疏远或中断与上海文化界的关系。已经辞去教职、离开讲台的丰子恺,依然充分利用上海出版

3、、发表的便利条件,为喜爱他的读者提供各种普及性读物,继续着他所热爱的艺术教育事业。1936年,开明书店《新少年》创刊,这是一份综合性少年刊物,旨在引导少年认识社会、欣赏文艺和了解自然,丰子恺应邀担任该刊编辑并为固定撰稿人,不仅为其编辑、撰稿,而且为其绘制了不少精良的插图。《竹影》最初就发表在1936年5月25日《新少年》第1卷第10期,后来收入《少年美术故事》,作为“开明少年丛书”之一种,1937年3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少年美术故事》共收故事24则,均是以故事形式来进行美术教育的作品。    《竹影》从“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画人影画竹影写起,接着因“爸爸

4、”的出现转而谈竹画、谈中国画,最后以“我”看吴昌硕描的墨竹悟得“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收尾,既展现了纯真的童趣,又完成了一次鲜活的艺术教育。其实,以“童心”为切入点进行艺术教育,正是丰子恺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在他看来,儿童具备最单纯透明的心眼,因而有最广大的同情心,能怜惜生灵性命、陶醉于万物天真,故童心即真心,是一种艺术化存在。童心世界里自由奔放、高强活泼的生命原动力与艺术的自由创作精神一致,值得格外珍惜呵护并设法加以引导,最终使天然的童心成为自觉的“艺术心”。丰子恺一生视艺术为心灵的事业,他提倡“心为主,技为从”的艺术创作原则。他说:“有技术而没有‘艺术的心’,

5、不能成为艺术,有‘艺术的心’而没有技术,亦不能成为艺术。但两者比较起来,在‘人生’的意义上,后者远胜于前者了”。《竹影》中关于竹画、中国画的“神”“形”之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的艺术观,而文章中如此美好的童心世界和活泼的艺术教育,印证的则是他在缘缘堂时期安宁闲适的心境。    然而,这种安宁闲适的心境很快就被破坏了。《竹影》发表不到两年,他所钟爱的石门湾缘缘堂就灰飞烟灭了。为了悼念缘缘堂,丰子恺先后写下《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和《辞缘缘堂》三文,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日寇的愤恨。其中《辞缘缘堂》中用来代小序的两首七绝,很能表达他的感受:    秀山明水入

6、画图,兰堂芝阁尽虚无。    十年一觉杭州梦,剩有冰心在玉壶。    江南春尽日西斜,血雨腥风卷落花。    我有馨香携满袖,将求麟风向天涯。    离开了缘缘堂的怀抱,丰子恺开始了“艺术的逃难”,其间跋山涉水、颠沛流离自是在所难免,但因为他的一些漫画、散文爱好者的热心帮忙,途中的舟车宿食等困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艺术在民间得到呈现的机会,而丰子恺也得以直接接触民众。    1942年11月,丰子恺应当时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他在日本游学时结识的好友、花鸟画家陈之佛之邀,率家眷来到战时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山城重庆给丰子恺的印象颇佳,除了战时难得一见的市容繁华外,更重要

7、的是此地旧友众多,乡音悦耳。在重庆最初的半年多时间里,丰子恺一家一直寄居在朋友和学生家,但考虑到抗日战争可能会旷日持久,丰子恺便以刚到重庆时举办个人画展所得收入在沙坪坝正街以西的庙湾租地,自建住房。这是一所极为简陋的平屋,用竹片编成墙壁,涂以垩土,属典型的“抗建式”风格,与被毁的缘缘堂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丰子恺把这所同样由他本人设计的小屋命名为“沙坪小屋”。《白鹅》的原题即为《沙坪小屋的鹅》,最初发表于1946年8月1日《导报》月刊第1卷第1期,后收入《率真集》,1946年10月由上海万叶书店初版,在编入1957年版《缘缘堂随笔》时改题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