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述先先生新儒学思想的特色

论刘述先先生新儒学思想的特色

ID:20728882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5

论刘述先先生新儒学思想的特色_第1页
论刘述先先生新儒学思想的特色_第2页
论刘述先先生新儒学思想的特色_第3页
论刘述先先生新儒学思想的特色_第4页
论刘述先先生新儒学思想的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刘述先先生新儒学思想的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論劉述先先生新儒學思想的特色姚才剛劉述先先生是“第三代現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終極的信守上雖選擇了儒家,但卻並未拘泥於某一特定的學派,也不像第一、二代現代新儒家那樣過分強調儒家道統的觀念,而是力求開出一條打通古今、綜合東西而又有所歸趨的哲學道路。筆者試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揭示劉先生新儒學思想的特色。一、介於方東美與牟宗三之間劉述先先生早年曾師從方東美先生,在現代西方哲學特別是文化哲學的汪洋大海裏縱橫馳騁,從而具備了宏觀的學養與多維的視野。不過,他後來的思想發展卻並未緊隨其師,而是愈來愈轉向熊十力、牟宗三一系新儒家的路數,重視對儒家天道及身心性命之學的抉發。他對儒家思想的

2、闡釋尤其接近于牟宗三先生的詮釋模式。當然,他從方先生那裏繼承過來的資源,始終是他自己整體思想的一部分,並沒有因爲後來受到牟先生的影響而消失。也就是說,劉述先的學術思想是介於牟宗三與方東美之間。衆所周知,方東美有一非常宏觀的文化視野,學問博及古今,興趣流注到中外各家各派的哲學,他的這種縱橫捭闔的學術風格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非同尋常的個人魅力極大地吸引了包括劉述先在內的後輩弟子,劉述先正是在方先生的直接影響下,才最終決定走上哲學的道路,從此遊心玄遠,走上一條不歸路。他之從事哲學研究,亦如乃師一樣,一開始就有多維度的視野,並未拘泥於某一特定的學派,而是遍涉東西方哲學,力求從人類思想寶庫汲

3、取精神泉源。如他早年的著作《新時代哲學的信念與方法》就對東西文化和中西印哲學作了相當廣泛的討論,表現出了超越式的融合趨向,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了方東美哲學所具有的恢宏氣象。不過,劉述先坦言自己沒有傳方東美先生的學問。他感到,跟方先生念哲學會有很深的挫折感,因爲方先生每每在引發學子對一個境界産生仰慕皈依之情時,立即提出警告,要人把眼光放遠,看到一個不同或者更寬廣的視野。方先生喜歡取一種“提其神於太虛而俯之”的態度,不願輕易定於一格。此種做法雖可培養宏觀的視野,但卻不能給學子以確切的價值指引,更不利於終極關懷的建立。而劉述先卻認爲,生命裏往往會碰到一些“非此即彼”、不能不作“實存抉擇

4、”的境遇,在這種情況下,方先生提供的進路不免有使不上力的感覺,崇高的意境難以內化到自己的生命裏面。方先生至多只提供一些隱涵的指引,這在劉述先看來,是十分不夠的。劉先生希望在終極關懷方面給自己一個明確的交待。参见刘述先:《方东美哲学与当代新儒家思想互动可能性之探究》,《鹅湖月刊》,第26卷第6期。7劉述先未能追隨方東美講中國哲學的線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在對待“情欲”的問題上,他與方先生截然有異。方先生有一次給台大學生授課,謂孟子道性善,荀子道心善,到了戴震,不只主情善,還主欲善,對於人生作出全幅的肯定。劉述先受當時氣候影響,對這種觀點極爲欣賞。但他在與其父劉靜窗先生交換看法後

5、,反被父親訓斥了一通。劉述先說,父親的這一訓斥,使他“不覺出了一身冷汗”。参见刘述先:《方东美哲学与当代新儒家思想互动可能性之探究》,《鹅湖月刊》,第26卷第6期。其父的意見是,若肯定“欲善”的講法,其危險性就太大了。靜窗先生的學問源自理學與佛學的傳統,重視修身,認爲宋儒所講的“存天理,滅人欲”,並不是真要滅絕人的欲望,而是要凸顯人的正當欲望是天理。劉述先後來基本上接受了其父的這種看法。以此之故,劉述先學術研究的重心轉向儒學尤其是宋明理學,決不是偶然的結果。而他越是沿此方向做深入的研究,就越感到牟宗三先生的深刻,以至於認爲中國哲學之研究,雖可以不同意牟先生的論斷,卻不能繞過牟先

6、生。事實上,牟宗三對劉述先的影響是比較在後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劉述先在台大讀書期間,對牟宗三當時在臺灣師大所講的一套歷史哲學基本上沒有什麽感應。當他轉到中國哲學內部以後,才逐漸被牟先生學問的精深、透闢所吸引。牟先生一生中提出了大量的新觀點。特別是他的《心體與性體》,把宋明理學的研究帶進了一個新的階段。他不但有體證上的親切,在儒家的大頭腦處把握得極牢,還澄清了傳統哲學中語義含混、義理不甚明瞭的部分,賦以其概念上的確定性與清晰性。牟先生秉承先秦、宋明、當代新儒家的線索,直截在人生命的內部找到存有與價值的根源,這對劉述先來講是更爲親近的指點。當然,劉先生並不是完全籠罩在牟宗三哲學

7、的陰影之下,在不少方面也展示了與牟先生不同的視野。比如,劉述先對朱熹就表現出更多的同情,尤其欣賞朱子架局的恢宏,與牟宗三將朱子視爲“別子爲宗”的觀點迥異。他講宋明理學,不只是講到劉蕺山,還極爲看重黃宗羲,將其視爲宋明心性之學的殿軍。在中國傳統哲學智慧的重建方面,劉述先也認爲“牟先生開出了一條可能的途徑,但不必是惟一可能的途徑。”刘述先:《牟宗三先生论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儒家思想与现代化》(景海峰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373页。二、貫穿着“理一分殊”的方法論原則。“理一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