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ID:20662023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4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_第1页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_第2页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_第3页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_第4页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宋晓楼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宋晓楼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宋晓楼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留心于细微之处,收获与课堂之上——《物体的质量》听后反思  宋晓楼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第二中学  由于苏科版八年

2、级物理下教材再度改版,在进行第一节《物体的质量》教学前,虽然对教材反复研读、思考、同组讨论集体备课,但仍有一些细节问题举棋不定,怎样处理更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于是就走进了同组教师的课堂,以期在课堂中找到答案,给自己更多的启示和收获来进一步地完善教学预设、教学方案,更好地开展教学。带着问题和自己的思考走进了课堂,也正是这样,才让自己在细微之处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收获于课堂之上。  片段一:上课伊始,老师以问题导入:  “1斤棉花和1斤铁哪个重?”  生1;“铁重”  生2:“一样重”  问题2:“500g的棉花和500g的铁哪个多?

3、”  问题3:“一枚铁钉和一块铁块有何不同?”  生1:“形状不同”  生2:“体积不同”  教师紧接着讲解第3个问题,引入课题并板书“质量”  反思:教师意图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新课。但在问题的设计上有些问题,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于把质量叫重量,但国家度量衡委员会的最新规定“重量和重力是一致”的,不能把重量和质量混为一谈,虽然问题的提出符合了学生的生活习惯,但违背了科学的规定,且从整个教学来看该问题并没有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相反给学生以错误的认识“物体重等于质量大”。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对次问题加以说明、介绍。对

4、于第二个问题放在此处更为不妥,教师对此问题没有给学生回答的时间和空间,自己也没有解释,如果放在“质量”相关概念得出之后不但可以巩固对质量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进行拓展教学,让学生明白“比较物体的质量大小时并不考虑他们的材料是否相同”。  教师对于问题3的处理并没有放开,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去展开讨论、交流,只是教学设计环节中的一环,为了问题而设计问题。对质量概念的引入在于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可以再多列举类似的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实例让学生讨论、辨析,不但可以加深对质量概念的认识,更可以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辨、培养学生“异中求同、同中求

5、异”的辩证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片段二:托盘天平的使用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信息快递,3分钟后四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指出书中图6-2中天平使用中的错误。学生认真地阅读、积极地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反思:此处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通过互动交流、小组合作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通过对图6-2使用中存在错误的辨析,提高学生对天平使用的认识,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试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合作以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然在实际教学中,有几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①、布置学生阅读

6、信息快递,很好!但如何看、怎样看、获取哪些信息、解决怎样的问题,缺少设计和指导。因为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是自主了,但没有真正实现知识的建构,并没有真正地能说出相关的问题(在课堂提问中,大多同学都是一言不发、或词不达意)。此处是进行自主学习的绝好素材,但如何引导、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进行相关的学习,进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感,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需要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能取得实效;②、自主之后的合作交流讨论,表面上很热

7、闹,但没有实际的进展。小组讨论、资源的共享不等于合作学习。教学中在进行归纳时仍是各自为战,不能形成交换、反思、整合、形成统一的意见和认识,学生的能力并没有提升;③、在学生解决了图6-2中的问题之后,教师没有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不能及时地鼓励、矫正,丧失了评价反馈的激励功能。  片段三:教师演示天平的使用(在演示中教师忽视了几个细节:自己的操作不是很规范,在演示中将天平放在了讲台上,只有讲台附近少数的几位同学能观察到具体的操作情况,而其他同学只是“听众”)  反思:就天平的使用而言,学生虽然通过阅读、交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但当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实

8、践操作时,学生仍然会很盲目、在操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很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因此老师的示范操作就显得必须且必要。问题是既然是示范就必须给学生一个规范的示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