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

ID:20658099

大小:34.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4

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_第1页
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_第2页
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家十大新兴战略产业和山东省与济南市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首,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计算机类专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来说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甚至已经不再是专业本身的问题,必须大力推进该类专业全方位的建设与改革。一、用好增量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计算机类基本专业有6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软件工程(080902)、网络工程(080903)、信息安

2、全(090804K)(注:可授工学或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物联网工程(080905)和数字媒体技术(080906),特设专业3个: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7T)、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080908T)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080909T)。为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2016年,教育部新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080910T)、网络空间安全(080911TK)、新媒体技术(080912T)和电影制作(080913T)等4个特设专业。这些特设专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原来的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等基本专业将是另外的主要增

3、长点。但无论是基本专业还是特设专业的增设,都应该满足教育部2017年1月30日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特别是要保证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第一,要明确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总体上讲,新工科建设,要以培养满足社会特定需求的毕业生为目标,要“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要加大产学合作的力度。任何一个专业,其毕业生都有自己的问题子空间,这个问题子空间体现了该专业点所培养学生的主要服务面向,体现自己的优势。所以,问题空间子空间既不是整个问题空间,通常也不是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问

4、题子空间。这就要求专业点申办者必须真正弄清楚、并瞄准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服务面向的具体的社会需求,而不是泛泛的社会需求,更不是网上下载的、人云亦云的“需求”。而且要明确我真的是要,而且能够培养出面向这个问题子空间的合格人才。第二,要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有一个体现学生擅长和学科优势的、吻合于“问题子空间”的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专业预期,而不是毕业时在专业内“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应用维护、教学、管理”什么都能干的“高级人才”这种笼统目标。其次要有支持培养目标实现的专业毕业要求。专业毕业要求应该不低于《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

5、国家标准》所给的毕业要求,且有自身特色。目标清楚准确,专业毕业要求就会体现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特色。再次是能够有效支持专业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体系。需要将专业毕业要求分解为指标点,然后将这些指标点的达成任务分配给相应的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新建的专业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而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方向”,更不是在原有某个专业的基础上简单地添加或者更换几门新课程就构成新专业的“课程体系”。第三,要有基本的学科支撑和师资队伍。要办好一个专业,必须有基本的主干学科支撑,它(们)既便于办学点深入理解专业,也便于形成基本

6、的师资队伍和支持师资队伍发展的平台,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比较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基本的师资队伍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这些教师应该在新申报的专业上有一定的积累,尤其是专业负责人等核心教师,而且整个师资队伍在数量上不能少于12人的最基本要求(专职的,不是和已有专业交叉使用的),需要坚决杜绝五六个人就办一个专业,十几个人就办两三个专业的情况出现。当然,作为本科专业教育,必须有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基本办学条件。二、调整存量2016年,全国已经拥有近3000个计算机类专业点,特别是这个巨大的专业类中大约95%的专业点的办学历史

7、没超过25年,加上近些年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所以,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1)更新本科人才培养理念更新基本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为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水平提供保障。首先是回归“人才培养”的办学初心,牢固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明确教师的责任,加大本科教育的精力投入,夯实基础,避免“地动山摇”。其次是推动三大先进教育理念的落实,树立本科教育不是基本知识输入,不是基本课程要求,而是要追求面向未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本能力在学生身上的产出。(2)构建完整的持续改进体系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建好质量监控、毕

8、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3个机制,保证其有效运行,紧盯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3方面的改进,并不断提高这3个方面的合理性和“达成度”。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评价是基础。持续改进要求将评价作为基础,要求评价的准确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