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形志培训课件

任形志培训课件

ID:20642446

大小:1.41 MB

页数:175页

时间:2018-10-14

任形志培训课件_第1页
任形志培训课件_第2页
任形志培训课件_第3页
任形志培训课件_第4页
任形志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任形志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刀培训讲稿—任形志针刀是什么样的?理论-中医解剖、经络解剖、生物力学/方法-闭合性手术/部位-病灶松解/手法-五字法/目的-松解、活血、减压/感觉-酸胀、放散、抓筋感/术者-沉、紧、钝厚、硬、涩、突破感/诊断-辩位论治与针灸针有什么不同?理论-经络/方法-非手术疗法/部位-穴位、阿是穴/手法-捻转提插/目的-理气/感觉-酸胀、麻木、放射感/术者-沉、紧、涩/诊断-辩证论治与手术刀有什么不同?理论-西医解剖/方法-开放性手术/部位-切除病变/手法-切开缝合/目的-切除病灶/感觉-无感觉/术者-直视/诊断-辨病针刀的起源1976年朱汉章

2、教授发明针刀针刀的发展史从最初的四大弟子到现在的十五万针刀医师针刀医学的现状流派众多(针具改良后又自成一派:传统针刀、神经触激术、刃针、超微针刀、钩针、齿钩针、拨松针,松筋针,松骨针,小宽针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片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及认识针刀医学的基础理论针刀医学的真谛:来源自然、尊重自然、恢复自然。一.针刀疗法:—闭合性手术疗法(盲术)—针刀的基本操作方法1.双手持针法: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托住针体,置于针体中上部,无名指及小指置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起支撑作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捏住针体下部(距刀刃1cm左右)扶针。2.单手

3、持针法:右手食指及拇指捏住刀柄,中指置于针体中上部,无名指及小指扶针于针体下部(距刀刃1cm左右)。3.单手持针不扶针:4号:小指支持,3号:手腕支持,2号、1号:加一个拳头垫起支撑。二.针刀治疗手法—内手法(内运动手法)针刀治疗八法:1.切开剥离法:将粘连组织切开(用刀为锐性剥离)2.切割肌纤维法:将紧张挛缩的肌纤维切开、切断。3.纵行疏通剥离法:针刀在肌纤维长轴上摆动(钝性分离)4.横行疏通剥离法:针刀在肌纤维横轴上摆动(钝性分离)5.通透剥离法:全层切割。6.疤痕刮除法:铲剥骨面上的粘连。7.铲磨削平法:铲切骨刺。8.骨痂凿开法

4、●纵横“五字法”二个方向、三种运动方式、六种手法切摆铲纵:纵行,与需治疗的组织长轴一致的为纵(神经、血管优先)横:横行,与需治疗的组织长轴垂直的为横(神经、血管优先)切:上下提插针刀。摆:以皮肤为支点弧形摆动针刀(刀刃摆动)铲:将粘连组织从骨面上铲起。1.纵切:纵行切割—刀口线与肌纤维组织纵轴平行上下提插,松解剥离粘连的组织纵向纵切:病灶长条形,刀口线排成-----字横向纵切:病灶较宽,刀口线呈三三字2.横切:横行切割—刀口线与肌纤维组织呈90°垂直(多在纵切完后,刀口线调转90°上下提插,以切断部分肌纤维。纵向横切:刀口线排列方向与

5、肌纤维方向平行111横向横切:刀口线排列方向与肌纤维方向垂直113.纵摆:纵行摆动,针体在肌纤维长轴方向摆动。4.横摆:横行摆动,针体在肌纤维垂直方向摆动。5.纵铲: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垂直,铲切方向与肌纤维方向平行1116.横铲:与纵铲情况相反。三.针刀疗法操作步骤1.体位:坐位:颈椎—反坐靠背椅(但易晕针),额头放在手臂上,头颈前屈,充分暴露治疗点。卧位:多用于腰椎及膝关节。2.定点:准确定治疗点是能否取得很好疗效的关键如何判断病变的部位(辩位诊断),痛点与病灶的关系(痛点不等于病灶)局部有无条索、硬结、肿胀等情况(软组织异常改变处

6、)称为阳性反应点。三.定线:确定刀口线方向1.一般与肌(腱)纤维走行方向一致或平行(但神经、血管优先)2.在脊柱两侧刀口线与脊柱的纵轴平行。四.定向1.垂直于皮肤进针刀(局部)2.垂直于骨面进针刀(枕骨骨面)3.对准压痛点的方向进针刀治疗。五.刺入一快:快速穿透皮肤刺入皮下(<0.4s)以减轻疼痛。二慢:缓慢深入到病灶(①不易产生副损伤②易找到病灶)六.通过局部解剖以了解深部有多少层组织存在。皮肤→(突破感)进入皮下组织(正常无感觉,如刺到皮下悬韧带会产生刺痛,多稍退针,改变方向再进入)→(突破感)突破深筋膜(以上三层为皮肤固有组织)

7、→浅肌层(肌丝收缩会致针刀偏斜,可先退出少许,调整方向再刺入)→肌间筋膜→(微突破感)中层肌→(肌筋膜)深层肌→骨膜(有阻挡感)安全层落空感:空腔—胸、腹、盆腔。关节腔:进入时有明显的突破感,突破后出现落空感。七.病位:即病灶所在位置(强调安全、有效)初级:进针较浅/中级:全层治疗/熟练:定位治疗3-4次/疗程,间隔7天在行下一疗程,同一部位必须3天以上再做治疗。八.内手法:五字法九.出针刀:有无明显出血均需按压/功能检查:帮助功能恢复,减轻术后反应,检查有无术中损伤。十.术后护理1.覆盖伤口,24h尽量不洗澡。2.要尽量改变以前的不

8、良姿势:如休息姿势—低枕仰卧。十一。辅助治疗1.外手法:目的①放松紧张的肌肉②增加疗效③与针刀配合,纠正骨错位。2.拔罐:出鲜红血时不拔,先压后拔以止住活动性出血后再拔,如出血颜色较深时可拔一下。3.封闭:①增加疗效,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