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ID:2063844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1页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2页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3页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4页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第’二x教4育资H源B网  第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特征】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过建国初期的经济政策、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56年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之后的二十年既有八大、八字方针调整等的成功探索,也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等的挫折,总的来说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知识网络】  第一讲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第’二x教4育资H源B网  第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特征】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过建国初期的经济政策、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56年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之后的二十年既有八大、八字方针调整等的成功探索,也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等的挫折,总的来说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知识网络】  第一讲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点清单】  1

3、.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调整。  2.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3.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的经验和教训。  4.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五计划、中共八大是高考的重要考点,需要深度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  革是相对冷点,不过对于其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也要做到识记,把这部分知识作选择题准备是比较合适的。同时注意把这一

4、讲的内容串联起来,总结出社会主义探索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为高考主观题来准备。  【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到1952年,我国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的过程  (1)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三大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

5、化道路。  (2)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4.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主要内容:a.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问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问的矛盾。  

6、b.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含义:“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  (2)人民公社化运动含义: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的时候,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3)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7、。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59~1961年,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  6.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3.调整: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