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ID:20632723

大小:2.1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14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_第1页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_第2页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_第3页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_第4页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不对称-j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D越小,乃至接近于零。即如果金融机构进行多样化的分散投资,存款者对金融中介监督的重要性就减小。换言之,前述存款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随着资金运用多样化而得到解决。在上述分析中,最终贷款人(储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筛选和监督借款人的成本过高,而将资金集中到商业银行手中,委托商业银行作为代理人对不同的借款人实施差别对待,即根据相对风险大小来对贷款进行定价,这样可以降低借款人的逆向选择风险:同时银行作为最终贷款人的代理监督者(delegatedmonitor)相对于零散的储蓄者,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来监督和影响借款入在借款后的行为,这样也限制和防范

2、了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讲,商业银行的存在可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但这一积极作用的发挥受到两个前提条件的限制:一是储蓄者对银行的信心,只有储蓄者不同时提款,才能保证商业银行将其对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另一个条件是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并且是无成本或至少是低成本的。但现实中由于存款者与银行、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两个条件并不严格地成立,特别是后一个条件,从而产生新的信贷风险。因而,尽管商业银行的产生本身是对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回应,是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JxL险的一种机制,但这一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储户的信心

3、以及商业银行在筛选和监督借款者时的效率问题会使得信贷风险有不断产生和积累的可能。所以,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其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论文的结构安排本论文研究的信贷风险是指狭义的信贷风险,即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借款人企业(未包括个人的消费信贷)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或逾期不归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论文所指的信息不对称仅包括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以及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在研究我国信贷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时,主要以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论文第2章对信贷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了一般理论

4、分析。信贷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广泛地存在于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商业银行上级行与下级行、行长与信贷员之间,这些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分别产生:“劣等客户驱逐优等客户”的逆向选择、企业的道德风险和银行内部信贷管理工作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并由此引起信贷风险,使信贷资6顾I:学位论文产质量下降。为了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作者利用了斯蒂格利茨(Stiglitz)和魏斯(Weiss)的模型,对银行贷款利率提高的逆向选择效应、激励效应(诱发借款人道德风险的效应)和贷款抵押水平提高引起的逆向选择效应进行了分析。由于上述效应的存在,贷款利率和抵押水平的提高并不能降低信贷风险、

5、增加银行收益,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信贷配给是银行在这一情形下为防范信贷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理性选择。另外,作者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建立了信贷活动中道德风险的防范模型:银行对企业的激励合约与行长对信贷员的激励合约,在此同时,建立了为了防范逆向选择的针对特定风险类型借款者的风险甄别模型。论文第3章对我国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进行了研究,指出由于信贷交易双方产权不明晰,预算约束软化,责任承担者缺位以及来自政府的行政干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表现得更为严重和特殊。在我国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的分析中,作者指出:①我国贷款利率虽然未市场化,但是各大商业银行拥有部分向上的

6、贷款利率浮动权,同时还有隐性利率的提高,由于利率提高引起的逆向选择虽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我国目前贷款利率的管制『F是为了防止利率提高引起的逆向选择风险;②由于贷前调查工作流于形式,使贷款项目风险信息披露不完全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在我国信贷市场普遍存在,各大商业银行内部的信贷规模控制(类似于信贷配额)可以理解为这一情况的应对措施;③担保水平的提高引起的逆向选择在我国信贷市场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愿意提供高水平担保的企业往往是最具风险的企业,在“担保贷款无风险”的错误意识的引导下,银行重担保贷款方式、轻风险评估,往往凭担保水平的高低选择企业,而在我国,担保是一种软保障,高水

7、平的担保形同虚设,不但未能降低贷款JxL险,反而使贷款风险加剧。在道德风险分析中,作者指出,由于我国产权制度还未完全确立,银行和企业的所有权虚置,责任承担者缺位,“内部人”利用信息优势采取的道德风险行为表现得更为严重。文章分别对银企债权债务关系中的道德风险、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作者对我国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信贷JxL险的特殊表现形式进行了案例分析。论文第4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与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