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目的:通过对临床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加用纳洛酮治疗,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缩短症状更快的稳定病情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从我院儿科病房从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被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选择40例,其中20例患儿适时的应用纳洛酮治疗,另外选择20例患儿除不加用纳洛酮外其他与前20例患儿一样的治疗。结果:通过对比可知,加用纳洛酮的20例患儿的住院时间缩短了,更快的稳定病情,恢复快,降低死亡率。结论:通过合理选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及后遗症的发生。 【
2、关键词】纳洛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主要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疾病,是公认的导致儿童期及长期神经系统缺陷的严重疾病之一,常常与脑瘫相关,是引起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因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十分复杂,至今尚无特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措施,并针对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的主要缓解,阻断病理生理过程,以达到减轻或缓解神经细胞的损伤,将并发症及后遗症减低到最低程度的目的。 1临床试验方法及方法 1.1临床40例病例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是诊断HIE的主要依据,同时具备以下4条者可确诊,第4条暂
3、时不能确定者可作为拟诊病例。 ①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100次/分,持续5min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污染),或者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②出生时有重要窒息,指Apgar评分1min≤3分,并延续至5min时仍≤5分;和/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值≤7.00.③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24h以上,如意识改变(过度兴奋、嗜睡、昏迷),肌张力改变(增高或减弱),原始反射异常(吸吮、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重时可有惊厥、脑干症状(呼吸节律改变、瞳孔改变、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和前囟张力增高。④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
4、,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1.2一般临床试验资料随机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来我院儿科住院部就诊的40例HIE患儿,将患儿随机的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 1.3HIE的治疗分组:在不同时间内出现的HIE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入院后对照组给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控制惊厥和脑水肿,降低颅内高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支持疗法及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mg/(kg·d)加入10%糖水50ml中,静脉滴注,连用5~7d。 1.4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治疗后患儿意识、呼吸、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情况
5、制定疗效。上述指标于治疗3d内恢复为显效,上述指标于治疗5~7d内恢复为有效,治疗7d后上述指标无好转为无效。 2临床试验结果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20例中,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20例中,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其中死亡1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注意事项 ①若母亲疑似吸毒或持续使用美沙酮者的婴儿不可用纳洛酮,因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生严重的惊厥,若母亲使用过硫酸镁,非镇静类止痛药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故应用纳洛酮无效。②纳洛酮的作用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消失(作用可持续1~4小时),而麻醉剂度呼吸的抑制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因此用药应密切监护呼吸和心率,若再次发生呼吸抑制,
6、可重复使用纳洛酮。推荐剂量为0.1mg/kg,快速气管内滴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纳洛酮不能用于母亲麻醉药成瘾的新手儿,因可能会引起惊厥。③对于不同的患儿,应根据患儿病情适当时候加入不同剂量的纳洛酮。 4讨论 4.1纳洛酮主要作用消除脑干症状:纳洛酮是竞争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降低β-内啡呔的水平,能解除β-内啡呔增高所致的一系列生物效应。重度HIE出现脑干症状,HIE后脑脊液及血液中的β-内啡呔含量增高,应用其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达到较好疗效。 4.2纳洛酮应用指征:①重度HIE出现深度昏迷;②呼吸变浅变慢,节律不齐或呼吸暂停;③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射消失;④眼球固定或有震颤;⑤皮色苍白
7、,肢端发凉和心音低钝,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⑥频繁发作惊厥且用药物难以控制。 4.3纳洛酮的药理作用:(1)降低血浆中β-EP水平,增加了脑血流量及脑灌注压,从而减轻脑水肿及脑细胞坏死。(2)能与分布在大脑的阿片受体结合,解除β-EP对呼吸、心血管交感神经功能的抑制作用,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到改善,心排量增加,促使心、脑、肾功能的恢复。(3)纳洛酮解除β-EP降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使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