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

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

ID:20549321

大小:48.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2

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_第1页
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_第2页
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_第3页
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_第4页
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摘要:“文献”内涵有古今之分,不宜模糊;文献学的研宄对象是“文献的文本”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献”;“分类”与“编目”是目录学两大基本内容,不宜混而不清;目录学中的书目分类应分为综合性书目、专门性书目两大类,不宜再继续所谓专科目录、特种目录等旧的分类方法;版本学中的版本分类宜分为写本与印本两大类,其下写本再分为稿本、抄本、影写本,印本再分为刻本、活字本、石印本,刻本之下再根据时间、地区、主体、工艺等划分类别,这样方可层次清楚、泾渭分明。关键词:传统文献学;书目分类;版本分类Abstract:Contentof“d

2、ocuments’,iscurrentorhistorical,whichallowsnoconfusion.Theobjectofdocumentstudyisthetextofdocuments,butnot“documents”themselvesasiscommonlyunderstood.“Classification’’and“cataloging’’asthetwobasicpartsofcatalogstudyarenottobemisunderstood.Acatalogedclassificationofbookscon

3、sistsofgeneralworksandspecificworks,andthetraditionalpracticeofclassifyingbooksintospecificclassesandspecialclassesshouldbegivenonsintowriiedintohanetmanuscriup.Editiontteneditiod-written,pts,andpristudyclassns,whicharcopied,andifieseditiereclassifphoto-offsntededitions,wh

4、ichareredividedintocarved,typed,lithographicandblock-printededitions.Allthesewilibere-reclassifiedaccordingtotimeregion,subjectandcraftsmanship.KeyWords:traditionaldocument:catalog;editionclassification文史学界所谓“文献学”(笔者谓之“传统文献学”)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冠以“文献学”之名的学术著作至少在五六十种以上

5、,至于没有冠以“文献学”之名而属文献学各分支学科范畴的论著则数倍于此。另据《全国报刊索引》统计,1978—1998年文献学理论研宄的论文达500多篇,其中仅探讨文献学定义、学科体系的论文就不下百篇。但笔者发现,有关文献学的诸多理论问题,至今莫衷一是,特别是文献学中“文献”的内涵与版本目录学中的分类问题,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理解误区,有必要加以辩证。、古今“文献”概念的内涵据现有文献资料所载,中国“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礼记•礼运》也有

6、类似话语:“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夏时》,汉代经学家郑玄以为即夏代历法书,其残者有《夏小正》;《坤乾》,郑玄以为即殷代阴阳历法书,其残存者有类似于《周易》的殷《归藏》。从此,“文献”一词,成为传统文化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仅《四库全书》就可检索到11000多条。但是,“文献”一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不仅一般民众不甚了了,就是学者们也众说纷纭。在现有社科工具书和学者论著中,对“文献”一词的理解归纳起来就有好几种不同声音:

7、有的指典籍,有的指典籍与口耳相传的资料,有的指典籍与贤才,有的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等等。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文献学理论的升华与普及。“文献”一词的含义之所以如此众口不一,笔者以为原因之一,在于古代“文献”一词的含义原本就有两个不同“版本”:一是汉代大经学家郑玄对孔子上面一段话的注释:“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注:引自何晏《论语集解》,见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可见,郑玄以“文章”与“贤才”来诠释“文”与“献”。从此,“文献”指典籍与贤人的含义广为流传,为学者所熟知。二是南宋学者

8、马端临在其所编《文献通考》一书中对“文献”的解释:“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