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33342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彰显办学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彰显办学特色“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是“三通工程”,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三通工程”的重中之重,是“三通工程”的最终目的。我校通过云平台支撑的教育云空间搭建学校空间、班级空间、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设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初步实现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一、教师空间人人通,教与教全面互动,促共同提高。1.把教师空间建设成教师的备课中心。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上好课的基础,每一位教师只要上课,必定要在课前有个准备的过程。在教师空间中建一个《教学教案》目录,教师把教案放进去,或者教师把别人的教案拿过
2、来,加上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放在空间里,以备上课使用。教师以后如果教以往教过的学科,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还可以把教学体会、教学感言、反思等一并记录上。学校可以通过空间进行检查。这样就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2.把教师空间建设成教师的个人资料中心。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教师备好课的基础,在教师空间中建一个《个人资料中心》目录,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教学资料和通过浏览平台、同事空间以及外围平台和空间的资料积累在个人资料中心以备用。同时,积极发动教师根据学科教学需要,自制、收集课件,按学科、年级、学期进行整理,形成与当前课程相适应的个人课程资源,利用学校平台进行整合,进行资源共享。使资源建设成
3、为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教师个人空间必须至少设置以下自创栏目:1.个人展示;2.我的课程(本栏目可设置授课计划、课程介绍、方法手段、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课时作业、教学视频、单元检测);3.微博;4.资料积累;5.研讨交流;6.个性化栏目等。教师们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教育随笔、研讨结果、研修资料等上传发表,力求自创特色内容,展现个人风采。此外,中层以上领导、班主任、兼职功能室管理人员还要设置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栏目。3.教研组长牵头,空间组合,搞学科教研。利用云空间进行网络教学研究已经可以实现。学科带头人在自己的空间中建立导航,导航后链接一个本学科分类教师
4、联系表.把一个学科的分类教师的空间地址链接上,或建好友群,构成一个学科群,这样就可以指导、帮助、检查本学科所有教师的教学教研了,促进本学科所有教师共同提高,同时可以互动,相互学习、帮助、借鉴。学科带头人在自己的空间中展示最新的教学动态、成果、思路,将最新的学科资料库(优秀教案库、优秀题库、优秀课件库等等)共享:学科所有教师在自己的空间展示实践经验、创新成果、体会等等;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4.利用平台管理教学活动。在平台上建一个教师空间导航,导航后建立一个分学科分年级的所有教师链接联系表,一个检查系统就有了,这样就方便管理教师空间了。校长或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平台管理教师,指导教学活动。把
5、优秀教师优秀的、原创的、创新的案例或优秀的个人空间推荐到校平台上,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带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探讨创新。二、学生空间人人通,学与学全面互动,促共同进步。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学校来完成的,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战场。学生空间学习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小学生,想利用空间自主学习很难。我们就把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通过建好友群的形式构成空间组合,开展以下活动。1.把学生空间建设成学生的成长中心。学生可以在空间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可以写读后感等等。也可以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学与学互动。教师定期网上浏览、批注,师生互动。在学生空间统一建一个学生
6、在学校成长情况栏目,或称之为“学生成长档案”,分学期分阶段记录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情况。临沐县“网络学习空间”专栏2.把学生空间建设成学生的作业中心。可以把章节复习题一类的题或假期作业放到教师空间里,学生回到家中做。学生也可以点播相应教师空间的部分课堂教学的录像,查看课堂的课件、资料等,做到课堂课程知识的加固和扩展。3.把学生空间建设成学生个人特色展示中心。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照片。自己喜欢的音乐,自己制作的课件、Flash、电脑绘图、电脑小报等等发到空间,使空间成为自己的展示中心。4.把学生空间建设成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中心。学生可以发布讨论话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也可对讨论进行批注,生与生互动
7、、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浏览其他学生的空间和教师的空间,查找有用的学习资料,互学互促,空间自主学习。三、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家校合作,家校互通。家长和学生共用一个号。全面支持家校互通,为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和孩子学习提供了一个联系平台。家长通过空间,查看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掌握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和任课教师进行联系。家校合作,家校互通得以实现。总之,我们以现有校园网络平台为基础,以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