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09703
大小:3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去年的树》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教材时间:10.9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3、多层次品读课文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教学重点: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悟。教学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整体感知1、图片导入,揭题(出示大树和小鸟图,播放小鸟的音乐)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故事,题目就叫(生齐)《去年的树》。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还要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检查生字的朗读课文中有四个生字,老师把它们都请了出来。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个别读后立刻全班齐读。再出示四个儿化音的词语,学生齐读。5、概括课文内容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接下去老师给你们一段话,请你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来把它补充完整。(课件出示)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给树听。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大树 。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
3、 。于是它四处寻访, 、 和 ,最后找到了 。于是,鸟儿 。二、体会友情,训练朗读过渡:课文几次写到了鸟儿给树唱歌?(2次)你读到课文中这两次鸟儿给树唱歌,你的感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次高兴、幸福,第二次悲伤。)让我们跟随鸟儿的歌声一起回到去年。(板书:去年)板块一: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之深。1、(课件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轻轻读读,看看哪些词语或者
4、句子让你感受到了高兴?(生读)通过抓重点词语“天天”感受鸟儿与树是好朋友。2、你能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一下这幅美好的画面吗?(指名读、齐读)老师读第一句,你们接着读下面两句。(配乐)师: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的时候,(生接读第二三句)师:无论烈日炎炎,无论凉风习习,(生接)师:从春天唱到夏天,又从夏天唱到秋天,(生接)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之深。板块二:体会鸟儿和树分别时的难舍难分。1、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寒冷的冬天来了,小鸟不得不离开大树朋友
5、去南方,临别时两个好朋友做了什么约定?(课件出示)“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采访学生:如果你是小鸟,你舍得离开树吗?那你应该怎么回答?“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吗?同桌分角色练读,再指名分角色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好朋友分别时的留恋。板块三:体会鸟儿的诚信(研读鸟儿寻找朋友的的三次对话,体会鸟儿 的心情变化。)1、教师:鸟儿带着这份美好的约定飞走了。今年春天,鸟儿从遥远的南方风尘仆仆地飞回来,你想象当时它
6、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今年)教师引导:可是,鸟儿没有想到的事却发生了。(出示树桩的图片)鸟儿面对事情的变故,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7──14自然段,边读边用“ ”划出鸟儿说的话,用“~~”划出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生划出后分角色读一读。2、想一想,如果你是鸟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课件出示)鸟儿____地问树根。鸟儿_____地问大门……鸟儿_____地问小女孩……3、焦急也好,满怀希望也好,伤心也好,鸟儿的声声询问,树根听到了,大门听到了,小女孩听到了,只有谁永远都听不到了?
7、(树)还记得去年的约定吗?(生读约定的话)可是如今,树在哪儿呢?让我们带着你们体会到的心情再来读读小鸟的声声询问。(生读)4、鸟儿向山谷飞去,向村庄飞去。一路上,她的心头一定只默念着一句话,只有一个念头:(幻灯出示)选择下面的一组关联词语说说。不管……都…… 哪怕……也…… 只要……就……你有什么话想对鸟儿说?板块四:体会鸟儿对着灯火唱歌的深情鸟儿千里迢迢地来找好朋友树,可找到的却是树所化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面对灯火鸟儿是怎么做的呢?请放声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1)放声朗读15──1
8、7自然段(2)理解词语两个“看”,创设情景说话: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读。齐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教师:往日的朋友已化为灰烬.只有朋友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还在亮着,透过这个“看”你能体会到鸟儿心里在想些什么吗?(多元感悟) 再读读下面这句话:“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又是一个“看”字,透过这个看字,你仿佛听见鸟儿在说什么呢?(配乐)(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