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06987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浅论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问题和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问题和策略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苏南作为中国发达地区之一,其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就地就近、集中于二三产业、亦工亦农和城乡统筹为主,但要实现进一步转移,仍受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低下的文化技能、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从统筹城乡区域就业体制、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业等方面,推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关键词:转移;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新问题和策略 转移农村劳动力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向,又是破解三农新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般说来,一
2、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尤其是就地转移率越高。2007年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就业转移率达77.1,其中就地转移率约占95左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而且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城乡发展、缩减区域差距。因此,探究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新问题,将对广大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概况和特征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逐年提高、态势良好。概
3、述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地域上以就地就近为主。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以就地转移为主。据统计,至“十五”期末,无锡市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人数为116.4万,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96.1,而跨省、市就业的仅为4.7万,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3.9[1]。另据常州市的调查显示,2004年已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76.6,向乡外、县内转移的占10,向县外、市内转移的占5.4,真正到常州市之外务工的仅占8[2]。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速、农村经济增长带的出现和工业园区的兴起,农村劳动力向市(县)、区及中心镇集中转移的趋向日渐加速。 2.在择业上以二三产业为主。当前
4、,苏南地区农民的择业结构已由一二三产业转向二三一的产业顺序。据统计,无锡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员分别占农村就业总数的11.8、、61.2和27[1]。常州市从事第二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占39.7,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3[2]。但在第二三产业中,又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具有极强的同质性。 3.在操作上城乡统一管理服务。目前,苏南地区已基本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无锡市已将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管理服务体系、职业介绍和培训X络、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覆盖和延伸。目前,全市36个街道、54个镇都已建立起劳动保障所,社区和村设有劳动保障工作站;到2007
5、年全市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率已达79.8、农村各类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已达87.5[3]。 4.在身份上以亦工亦农为主。当前,苏南地区已转移就业的农民,多以兼业为主,其身份大多未发生根本变化。他们大多保留着土地承包权,平时在工厂做工,或从事非农产业;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亦工亦农型农民。 二、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新问题及成因 尽管苏南地区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但是,要进一步实现农民的有效转移,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
6、移。受传统生活水平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苏南地区的农民大多不愿到外地就业,满足于小富即安。据调查,在苏州市需要转移的50万农村劳动力中,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仅0.05万人[4]。同时,仍有部分远离城镇的农民习惯于以土地作为终生依靠,从而制约着农民非农化转移和向外转移。 农民偏低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苏南地区一些领域出现大量紧缺性技术岗位和过剩性劳动力供给无法有效对接的结构性矛盾。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低下。据调查,无锡市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就有10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84.6,在岗技能型人才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例尚不足8
7、,农村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不足4[5];苏州市拥有职业技能的农民,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0.52,其中具有技能等级的占职业技能人员的58.86和农村总劳动力总的6.19[4]。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快了对传统农民的淘汰速度,而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则日趋强烈。三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四是第三产业的用人要求,已由单纯体力型、简单操作型转向智力型、技能型。显然,若不提升农民文化技能,“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将更为突出[1]。 激烈的就业竞争挤压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