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贰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ID:2048890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贰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1页
贰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2页
贰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3页
贰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贰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贰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2010-09-06孙爱红 施赛珠 倪赞明 陈剑秋 徐小风 林果为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往往存在血栓与止血功能改变,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凝血酶与纤溶酶对于机体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血循环中很快被其相应的抑制物结合而灭活〔1〕。检测凝血酶及纤溶酶分别与其主要抑制物,抗凝血酶Ⅲ和α2-抗纤溶酶即纤溶酶抑制物形成的复合物(TAT、PAP)可反映其生成量及生成率〔2〕。国外应用单克隆

2、抗体检测TAT和PAP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好,采用TAT、PAP来检测机体凝血及纤溶的平衡失调对一些血栓类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用ELISA法检测糖尿病及其伴发血管病变患者血浆TAT、PAP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一、对象及方法  1.对象:(1)健康对照组:20名(男9名,女11名),系华山医院职工及部分体检者,年龄(54.6±9.1)岁(43岁~78岁),体重指数(BMI)21.84±1.62。无感染性疾病、血栓、出血及肝肾疾病史,两周内未服影响血栓和止血的中西药物。(2)2型糖尿病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均系2型糖尿病患

3、者,诊断参考WHO1985年标准,其中并发大血管病变组(DMA)20例,主要指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并发微血管病变组(DMI)20例,主要指并发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无并发症组(NMD)20例。各观察病例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体重指数均基本接近,排除影响因素。  2.标本的采集及测定:均于上午7:00~9:00空腹肘前静脉采血5ml,应用枸橼酸钠0.109mmol/L(1:9)抗凝,注意无气泡产生,轻轻混匀后立即置于冰水浴中,2小时内3000rpm离心15分钟,分离上清血浆,分装置于-70℃贮存。临测时置于37℃水浴箱中解冻。(1)代谢参数检

4、测:华山医院检验科生化组协助完成。(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测定:ELISA法。含TAT的标准品或标本与包被于固相微滴度板的抗凝血酶抗体结合,洗板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抗凝血酶Ⅲ抗体,孵育2小时,以邻苯二胺为底物测酶的活性。待测TAT的浓度与吸光度(A)的双对数成正比。(3)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的测定:ELISA法。含PAP的标准品或标本与包被于固相微滴度板的抗PAP抗体结合,洗板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纤溶酶单抗,孵育2小时,以邻苯二胺为底物测酶的活性,待测PAP的浓度与吸光度(A)的双对数成正比。  3.统计学处

5、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方法。二、结果  1.各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性别、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及体重指数的比较。在各组和正常组之间,上述各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2.三病例组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脂蛋白α〔Lp(α)〕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比较,经方差分析示,在三病例组之间,上述各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3.三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TAT、PAP比较。经方差分析提示,三组的TAT或PAP均显 著高于健 康对照组(P<0.01),而DMI组的TAT或PAP均显著高于其它二病例组

6、(P<0.01),但NMD组与DMA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4.三病例组血浆TAT与Lp(α)、TG和HbA1c的相关分析示,DMA组和DMI组的血浆TAT与其Lp(α)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DMI组的血浆,TAT与HbA1c也有正相关关系(P<0.05),NMD组血浆TAT与其TG呈显著正相关(P<0.01)。对于PAP,在DMA组和DMI组血浆PAP值与Lp(α)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TG和HbA1c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三、讨论  在持续性高血糖的病理状态下可以导致一些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及形态上的改

7、变,最易受染的是视网膜、肾脏、血管及神经系统,但单纯的控制血糖并不能完全阻止其病理过程的发展。血栓与止血功能的改变是其病理生理的另一个方面。现代血液学建立了若干反映血液及血管壁功能或代谢损伤的指标,如反映凝血酶或纤溶酶生成的TAT及PAP,是较敏感和先进的指标,国内报道不多。本研究利用它们结合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来阐明血浆凝血、纤溶的改变对于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病变的临床意义。  国外已开始用TAT、PAP在血栓性疾病的研究〔3〕,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深静脉血栓和脑血栓急性期等〔4〕。Takahashi等〔5〕研究了一组糖尿病患者(3例1型,15

8、例2型),结果示其血浆TAT、PAP均明显升高,与本研究观察一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