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及体验”

“感受及体验”

ID:20471500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2

“感受及体验”_第1页
“感受及体验”_第2页
“感受及体验”_第3页
“感受及体验”_第4页
“感受及体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受及体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感受与体验”教学案例—《卖报歌》、《码头工人歌》设计理念:音乐是听觉艺术,同时也是情感艺术。是靠人的内心体验来完成的。因此设计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从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来完成审美的感受与体验,理解其音乐形象。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卖报歌》。2、了解聂耳的生平及作品《码头工人歌》,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及力度变化,理解其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3、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认真聆听《码头工人歌》;2、感受体验解放

2、前报童、码头工人的痛苦生活,并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要把你们的表情写在脸上,把你们的歌声放在心里。(课件播放:国歌)2、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听了之后你的心情怎样?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聆听来完成审美体验,理解其音乐形象,为导入新课奠定基础。)二、新授歌曲:1、聂耳不仅创作了这首举世闻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还为小朋友写了一首歌曲,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曾唱过,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歌曲吗?2、歌曲录音,然后介绍《卖报歌》的由来,帮助学生进一步

3、理解音乐形象。聂耳在上海工作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叫小毛头的报童……3、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描写旧社会报童生活的《卖报歌》.(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歌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4、我们一起来分段学唱这首歌曲。第一段:先跟琴轻声演唱。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表现了怎样的心情?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学生讨论后,再演唱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二段:解决难点部分,最后两句表现了小报童怎样的心情?那该怎样来唱呢?(学生回答,示范)第三段:老师范唱,请学生找出最激动的乐句,思考该怎样唱?(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报童形象。)

4、5、完整演唱全曲。把你的表情放在脸上,唱出小报童的欢乐和内心的痛苦。6、歌曲里的小报童是边唱边卖报的,如果你是小报童的话你会怎样做呢?(歌表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和音乐创造,体验报童的生活环境和心情。)三、欣赏《码头工人歌》:过渡语:聂耳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37首歌曲,四首器乐曲,其中有些歌曲反映了解放前工人的生活。为了创作这些歌曲,他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接近工人,了解工人的疾苦。有一天深夜十二点半,聂耳来到九江码头,看到码头工人背着沉重的麻袋、木头箱,他们发出的吼声、呻吟声强烈地震撼着聂耳的心灵。让我们来听聂耳又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的

5、?1、欣赏全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找出全曲中你最激动的一句。齐声朗读。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2、分段听赏。(1)、歌曲的第一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这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谁能来演一演?(2)、第二部分歌曲的情绪有没有发生变化?歌声的力度是强了还是弱了?它表达了码头工人一种怎样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力度的强弱对表现音乐形象的作用。(3)、第三部分歌曲的速度有没有改变?放第三部分,学生欣赏。(码头工人所有的愤怒一下子爆发出来了,他们终于觉醒了,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他们要起来反抗。)让学生从音乐的速度上体验码头工人的情绪变化3、完整欣赏,要求随着歌

6、曲做动作,体验歌曲中码头工人痛苦——愤怒——反抗的情绪,老师希望从你的身体动作,脸部表情看出你就是一个码头工人。(设计意图:听是感受和体验的基础,读和演应该是感受和体验的升华,是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四、课堂小结:聂耳虽然去世了,但他创作的音乐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点评:听是感受和体验的基础,读、唱、演应该是感受和体验的升华,是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整个活动之中。达尔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

7、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只有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建立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随着音乐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情绪,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创编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本课从一开始聆听《国歌》、《卖报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受和体验音乐,了解其音乐形象。通过演唱《卖报歌》、大声朗读歌词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所树造的音乐形象,从而为学生创造性的表演音乐作品做铺垫。通过创造性的表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总之,要完成审美教育,就必须把握好感受与体验这两个关键环节。教学

8、案例“感受与体验”—《卖报歌》、《码头工人歌》教学案例单位:万州区五桥小学姓名:程国会联系电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