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5528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7
《教案精选:小学思品与社会《不比吃穿》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小学思品与社会《不比吃穿》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思品与社会《不比吃穿》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思品与社会《不比吃穿》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思品与社会《不比吃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2.懂得和别人比吃穿是好虚荣的表现。 情感: 1.以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为荣。 2.反感比吃比穿的行为。 行为: 1.生活上注意节俭。 2.不和别人比吃穿。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不浪费钱物”的要求编写的。如同第一课所分析
2、,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家庭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的条件下,不少家长对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有求必应,有的家长本身就存在着攀比,社会上一些人比吃比穿,讲排场的不良之风对学生也有影响,使一些学生滋长了爱比吃穿,不注意节约等不良习气。为此,编写了这一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本课的导入“说一说”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一些事情进行思考,积极地投入学习,使教学更容易收到实效。这里只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不要求他们展开讨论。 本课课文用的是辽国丞相张俭注意节俭反对奢华的故事。这一故事有力地说明,生活节
3、俭,不比吃穿,古已有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法建议 本课课文用的是辽国丞相张俭注意节俭反对奢华的故事。这一故事有力地说明,生活节俭,不比吃穿,古已有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分析课文时,可围绕方框中的两个问题来展开。 1.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分析时,可把它分解为几个小问题,有层次地进行:(1)当时辽国出现了什么风气?“有些大臣追求享乐,讲究吃穿,常以穿华丽的衣袍来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2)面对这种风气,身为丞相的张俭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张俭感到这是一种不好的风气。他决心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并从自己做起。他坚持穿旧衣袍,并公开表示
4、:“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还是俭朴一点儿好。”(3)当辽王劝张俭换件新衣袍并让他挑选衣料时,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张俭还是认为,大家都互相攀比谁穿得豪华的风气不好。但对辽王不能违令,只好从有的是绫罗绸缎的内库里挑选了三段普通的布衣料,这说明张俭还是坚持节俭的好作风。 2.大臣们为什么感到羞愧?张俭身为丞相,想的是国家的事情,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而自己却只顾追求享乐,讲究吃穿,与张俭相比,相形见绌,所以部羞愧地低下了头。 学设计示例 第二课 不比吃穿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2.懂得和别人比吃穿是好虚
5、荣的表现。 情感: 1.以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为荣。 2.反感比吃比穿的行为。 行为: 1.生活上注意节俭。 2.不和别人比吃穿。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生活节俭、不比吃穿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选择:当你看到别人的东西(用具、玩具)比你的东西好的时候,你怎么想? A 特想要 B 很羡慕 C 想要,但听从父母的意见 学生回答并统计A、B或C所占的比例。 师问:是的,同学们都有一些羡慕或想要的心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一看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时就应该要呢?为什么?
6、 学生回答。 出示书中的“说一说”栏目,并谈一谈,如果你是小美,你会怎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师问:同学们说得很对,要勤俭节约,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请同学朗读课本第二课的第一、二段。 同学举手朗读。 师问:同学们请想一想,张俭为什么还穿着这样的衣服,他是没有钱买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小结:对,张俭不是没有钱买,而是他认为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只要简洁干净就行,俭朴一点没什么不好。 板书:衣服要简洁干净 二、师问: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请同学分
7、组看一下课文第三、四段,然后组内讨论并请代表汇报结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