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或者启示信仰

理性或者启示信仰

ID:20439552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理性或者启示信仰_第1页
理性或者启示信仰_第2页
理性或者启示信仰_第3页
理性或者启示信仰_第4页
理性或者启示信仰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性或者启示信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性或者启示的信仰黄薇 在《理性与宗教》一书的第五章中,作者主要讨论了哲学与神学的关系问题。就传统的定义来说:哲学就定义为依赖理性的信仰;神学则定义为依赖启示的信仰。我们先暂时保持对两者关系的沉默。古希腊人对于世界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毋庸置疑。在古希腊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学问:哲学。当犹太、希伯来的信仰传到希腊、罗马区域时,宗教的信仰与哲学思辨发生碰撞,两者结合后产生了一种西方新的文化现象——神学,即宗教的信仰与哲学的思辨的结合。或许在这里就决定了神学与哲学间关于理性与启示的复杂关系。 再看《理性与宗教》第五章中前半部分的论证。作者列出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逻辑实证主义用逻

2、辑分析的方法拒斥形而上学。也就是说,把形而上学问题看作是语言问题,而不是事实问题。他们认为形而上学的错误并不是由于人类理性的局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问题本身就没有认识意义。著名的“经验证实原则”是逻辑实证主义者(主要是维也纳学派)的一个基本理论支柱,也是拒斥形而上学和建立可靠知识体系的有利武器。该原则包含了两个要点:一个句子的意义是由它的证实条件决定的;当且仅当一个句子在原则上可以被证实时,它才是有意义的。正是由于形而上学的命题的不到经验的证实,所以才被看作是无意义的。那么对于神学来说,“如同哲学的形而上学被击溃一样,神学也是注定失败的”[1];“神学家不能藏在实证主义者的

3、后面,由于哲学的形而上学的确是无意义而狂喜”[2]。因为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同样也剥夺了神学命题的意义。然而逻辑实证主义接下来遇到的困境使形而上学与神学似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这种过分强调证实的经验性正是其困境所在。如何彻底地区分经验在何种程度上可证实或不可证实某一命题,这似乎是一件没有办法确定的事。另外,个人与个人之间,一个时代的人与另一个时代的人之间经验能力的差别更使得这一原则显得软弱无力。同意作者在这里的态度,实证主义者对于哲学与神学主词的消解是失败的。但在这里,突现了更为重要的一点,哲学与神学似乎站在了一条战线上面对责难,则似乎存在着这样一种暗示,将哲学与

4、神学彼此对立的看法有了动摇的趋势,因为在实证主义面前,哲学与神学有着微妙的相似性。 接下来,在《理性与宗教》第五章中的后半部分作者归纳了五点哲学与神学的相似之处:洞察力;论证;论证的标准;献身;历史性。那么就来讨论一下这五点相似特征吧。洞察力(Insight)究竟什么是洞察力?作者说洞察力是理性的创造性功能,产生出理论与方法来检验理性;但同时又说虽然洞察力是理性的第一且最首要的功能,但是它决不是决定性和可靠的功能。或许可以说在理性与启示的张力之间,我们看到了一种调和两者力量,将启示带来的混沌的意识流用理性梳理整齐,从而建构理论的大厦。一方面它可以使理性言语,另一方面,它没

5、有稳固的基础,单独存在时缺乏真理的气度。正像作者提到的,自柏拉图以来,许多哲学家认为推理可以导致洞察力,但我们也会常有这样的经验,即在我们的头脑中已预先出现了某种观点的大致轮廓,而推理却是在其后为论证而出现的,并且每一步推理都遵循着预先的观念所指出的路向。作者引了魏斯曼的一段话,这段话可以让我们对洞察力有更具体和感性的认识:任何一个对哲学上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一定时间沉思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法,它一旦出现,就是突然地出现。并非通过非常艰苦的努力工作它就会出现。而是在那一刻他突然之间茅塞顿开——就好似遮住他视线的面纱被掀开,好像障眼物消失,只剩下他惊奇地站在那里,发

6、现自己很愚蠢,没有意识到一直以来在自己眼前的是多么的清楚明白。这并不像是找到了某种东西,而更像是完善,超越预先形成的概念。[3]而在神学那里,洞察力往往被看作是上帝的赐予,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在拥有创造性洞察力的那一刻,人类可能比任何其它时候更接近上帝。在汉斯·昆的《论基督徒》中谈到圣经成书的问题,他这样说:……圣神的活动作为一种奇迹只限于某个使徒或圣经某位作者的特殊写作活动。不仅记录,而且写作的全部前历史和后历史,接受信仰的全过程和信息的传播——所有这一切都和圣神有关系。这个过程如果恰当理解的话,可以被描述为灵感弥漫和充满灵感的。[4]在哲学,也在神学那里,洞察力发挥的是

7、巨大的创造性作用。另一方面,它还需要进一步原则的规范。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讨论的哲学与神学的第二个相似点:论证。论证(Argument)在论证的范畴内,似乎并不能找到哲学与神学的相似之处。因为我们都已认定,神学依赖启示而哲学依赖理性。但是当洞察力出现在哲学的理性论证之前,在哲学范围内的论证似乎被削弱了力量。“所谓论证就是提出意欲支持某些结论的证据”[5]。作者举出了几个很有启发性的例子。例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黑格尔认为世界中事件的全部过程代表着绝对者返回自身的认识过程,这些都是纯粹猜想的问题,并不是由于论证而得到的。我们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