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第22章物权概述

第一编 第22章物权概述

ID:20437392

大小:1.34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12

第一编  第22章物权概述_第1页
第一编  第22章物权概述_第2页
第一编  第22章物权概述_第3页
第一编  第22章物权概述_第4页
第一编  第22章物权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编 第22章物权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物权法总则第一节制定物权法的基本问题一、我国物权法的制定二、物权法的指导思想三、物权法的性质四、物权法的调整对象五、物权法的作用和意义六、物权法和其他有关物权法律关系的问题第二节物与物权一、物的内涵与外延二、物权的内涵三、物权的分类一、物的内涵与外延(一)一般规定什么是民法或物权法上的物?物是限于有体物,还是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物,争论颇多,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有体物是指“按其性质能被触觉到的东西”。无体物是指“不能被触觉到的东西”,其有多种含义:一是自然力;二是指除债权外的权利,包含知识产权;三是指有体物之外的所有权利。关于物的国外立法例

2、德国民法典第90条:法律意义上的物仅为有体物。日本民法典第85条:本法所称物,谓有体物。日本刑法典第245条:有关本章之罪,电气视为财物。法国民法典第526条:不动产的用益权、地役权或土地使用权和旨在请求返还不动产的诉权按其所附着的客体均为不动产。意大利民法典第810条:所有能够成为权利客体的物品都是财产。法国等国家规定有体物、权利和无形财产都属于物;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规定只有有体物才是物。这是大陆法系两种基本的物的客体的立法模式。有体物才是物的立法模式形成于十九世纪,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这种模式渐渐与现实脱节。电、热、声、光

3、、气不是某种意义上说已不是有体物。冲击更大的是各种以权利凭证出现的财产利益,如股票、票据、期货、网络虚拟财产等,也都不是以实物作为客体。无形财产的出现并在社会财富中占据较大比重,宣示了德国模式的落伍。全国首例虚拟财产案原告:李宏晨被告:北极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宏晨在一个名叫“红月”的游戏里积累和购买了各种虚拟“生化武器”,但2003年2月的一天,却发现自己库里的所有武器装备都不翼而飞。经过查证,这些装备被一个叫SHUILIU0011的玩家盗走。于是李宏晨以游戏运营商侵犯了他的私人财产为由,把北极冰公司告上了法庭。一审法院认为,玩家获得的这些虚

4、拟的“武器装备”是有价值的无形财产。运营商没对这些虚拟物品尽到保护义务,应恢复李宏晨所丢物品,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双方均不服判决,并提起上诉,二中院经审理维持了一审法院判决。我国关于物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1、指占据一定空间,能够为人力所控制并具有经济价值的有体物。2、指相对于人而存在且为人所直接支配的财产利益,包括物质形态的物、非物质形态的物、法律拟制物。3、认为物的概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继续用形体标准界定已经过时,应当以财产概念代替。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条第二款: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

5、,依照其规定。第五十条: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第一百三十六条: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三审稿:第一百二十八条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关于物的定义采纳了王利明教授的观点:《物权法》删去了物为有体物的规定,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立法现象。采用准用条款技术,将某些无形体的财产纳入为物权法保护的范围。(二)动物的地位1、动物是物(客体),还是主体?2、动物是否可能成为物权主体?3、对动物该给人格还是物格?(杨立新)在罗马法上,“那些被相信是缺少自由意志的生物

6、——妇女、孩子、奴隶、精神病人和动物——有时全被划为财产。动物从没有摆脱它们的财产地位,从没享有过权利,而且从没承担义务”罗马法一直都把“动物”看作是法律上的“客体(物)”,从来没有将其视为法律上的“主体(人)”。1990年8月20日修订生效的《德国民法典》作出重大革新,将原第一编总则编中的第二章“物”更名为“物,动物”;第90a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由特别法加以保护。除另有其他规定外,对动物准用有关物的规定。”2005年12月,北京大学法学院三位教授及三位研究生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国内第一起以自然物(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作为

7、共同原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被告赔偿100亿元人民币,以恢复松花江流域的生态平衡,保障鲟鳇鱼的生存权利、松花江和太阳岛的环境清洁的权利。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以口头方式说“本案与你们无关、目前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以及一切听从国务院决定”等为由拒绝接受本案。二、物权的内涵(一)物权概念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条第三款: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律关系图不得干涉直接支配排除干涉物权人其他

8、人特定物直接支配是指物权人的权利直接指向物,可以直接干涉该物,无须他人事先许可。(债权人不能直接支配债务人的财产排他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排除他人的不当干涉(包括公权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