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典诗歌学问化

论古典诗歌学问化

ID:20424841

大小:7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2

论古典诗歌学问化_第1页
论古典诗歌学问化_第2页
论古典诗歌学问化_第3页
论古典诗歌学问化_第4页
论古典诗歌学问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古典诗歌学问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古典诗歌学问化内容提要:中国古典诗学的形成和发展当中,始终存在着“学问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兼具民族文化和诗学双重意义,却没有进入古典诗学研究视野的中心。“学问化”在诗歌创作上表现为对典籍或他人著述文本的援据引用;在理论批评上表现为对创作主体学识积累的要求和对学问与诗歌关系的探讨。“学问化”伴随着古典诗学的历程总体上呈现出由弱渐强、踵事增华的持续性过程。古典诗歌“学问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古典诗歌“学问化”诗歌创作理论批评  在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过程中,“性情”与“学问”是一对相关的命题。历代诗(论)家就以“性情”

2、为中心的诗歌审美化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或许由于重道轻艺、重神轻形、重表现轻再现、重抒情轻体物是古典文艺的主导审美观,以“言志”为代表的儒家社会政教功利的诗学观与抒写性情相互纠结,构成中国诗学发生的基础与主干,抒情言志被规定为诗歌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功能。长期以来,诗人抒写情志基本上是按照“情志→景象→韵味→意境”的模式,形成了一条以“性情”为中心的“意境化”诗学路径(包括诗歌创作和诗学批评)。  事实上自从中国古典诗歌从民间集体创作时代进入文人个体创作时代后,诗人抒情达志又有另一条路径,也就是“学问化”:即诗人在创作时不离

3、“学问”,形成了一条“陶冶诗意→依藉典籍→比附典事→融之入诗→润之成句”的以学问为诗的路径。然而古典诗歌的“学问化”路径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况。在迄今为止的纵向诗学研究中,除对“江西诗派”、“肌理派”等“以学问为诗”的片断性探讨外,整体上尚处于被遮蔽状态,远没有以“性情”为中心的“意境化”问题那样的完备和成熟;而且古典诗歌的“学问化”基本上被当作与“意境化”相对立的存在看待。从钟嵘开始的批评话语,经过严羽的整合,对诗歌“学问化”总体上持否定态度。总之,“意境化”问题占住了中国古典诗学视野的中心,“学问化”问题相对就形成了古典诗学

4、研究的盲点或“灯下黑”。翻检所见到的有关文献(比如中外比较诗学著作),“学问化”问题横向也没有进入比较诗学的视野。  所以古典诗歌“学问化”问题的提出,其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中国古典诗学原本存在的一个事实,更重要的是,它在以“诗言志”、“诗缘情”为主导的诗学背景中,将被视为诗学枝节问题的“多识亦关诗教”作为诗学的重要内容来加以思考,从而增添了诗学存在的内涵,使与“意境化”潜隐而行的“学问化”审美层面豁朗起来。  古典诗歌“学问化”问题的提出还具有民族文化的意义。古典诗歌“学问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诗学体现。古代中国、印度、希腊(

5、欧洲、西方)是世界三大古典诗学体系,后两者的发展中虽包含一定的“学问化”要素,但远未形成“问题”,也不存在一个类似的有可比性的“学问化”过程。有些我们所说的“学问化”因素在西方诗学中也问或存在,但并不突出,而且远未形成一种普遍现象,更没有成为一种审美传统。比如15世纪的法国在建立高雅诗的过程中,曾经流行过“博学诗”,弥尔顿、让·保尔、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许多西方诗人也都热衷于引用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中的典故。但西方诗学是用“对话”理论来看待用典的,认为用典意味着此与彼、今与古、创新与继承之间的对话。而不是把它看成诗歌构成的一种

6、要素。也就是说,“学问化”是中国古典诗学所独具的现象,它直接同中国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特有现象。  一  古典诗歌“学问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为对同质同体文本(前人或他人的诗歌作品)、同质异体文本(前人或他人非诗歌文学作品)、异质文本(非文学作品的其它典籍)参照援据。  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克里斯蒂娃在《词、对话与小说》一书说:“任何文本都仿佛是由一些引文拼合而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她又在《封闭的文本》一书中说:“文本是众多文本的排列和置换,具有一种互文性:在一部文本的空间里,取

7、自其他文本的陈述文相互交汇与中和”。先在的文本是任何无法规避的,没有谁可以宣称自己与他著无关。从文本构成的角度看,文本总是存在异质之文或异体之文的共存兼容与错综相交的情况,也就是人们常指的拼凑、借用、剽窃、掉书袋、人言己用、旁征博引。法国另一著名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将文本视作“与别的内容提要:中国古典诗学的形成和发展当中,始终存在着“学问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兼具民族文化和诗学双重意义,却没有进入古典诗学研究视野的中心。“学问化”在诗歌创作上表现为对典籍或他人著述文本的援据引用;在理论批评上表现为对创作主体学识积累的要求和对学问

8、与诗歌关系的探讨。“学问化”伴随着古典诗学的历程总体上呈现出由弱渐强、踵事增华的持续性过程。古典诗歌“学问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古典诗歌“学问化”诗歌创作理论批评  在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过程中,“性情”与“学问”是一对相关的命题。历代诗(论)家就以“性情”为中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