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疾病未病先防初探

肺系疾病未病先防初探

ID:20404724

大小:71.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肺系疾病未病先防初探_第1页
肺系疾病未病先防初探_第2页
肺系疾病未病先防初探_第3页
肺系疾病未病先防初探_第4页
肺系疾病未病先防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系疾病未病先防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肺系疾病未病先防初探张晓慧(四川省中丙医结合医院呼吸科610041)【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074-03【摘要】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痙后防复几方面内容。该理论贯穿于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成为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和防治疾病的指导原则。木文着重介绍了肺系疾病未病先防的7个方面。【关键词】肺系疾病未病先防一、“治未病”的渊源和内涵“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

2、乱,此之谓也。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晋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未病括了“健康”、“亚健康”和“病而未发”三层含义。《难经》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强调了早期治疗,防止传变恶化的重要性。后经历代医家的弘扬光大,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几方面内容,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被视为医之最高境界[1],体现了中医在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防重于治”的特色[2]二、未病先

3、防未雨绸缪,保身长全,即“无病重防”之意,此乃未病先防第一要务,而防病之道,养牛.为要。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如何针对环境因素预防肺系疾病的发生?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1、健康教育禁烟戒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在直接损伤肺组织的同时,诱导慢性炎症的发生,终致COPD等疾病的形成,这己被世界所公认。中医认为烟为辛辣之魁,吸烟H久,耗气伤津,炼津为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4-10倍,且肿瘤倍增吋间短于不吸烟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高2-3倍,并大

4、大增加了冠心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及其他肿瘤的发病率[3】。开展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单独沟通、咨询以及知识竞赛等方法,使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患者进行戒烟教育及避免被动吸烟,使苏切实了解到只奋戒烟才能有效切断这-渐进性的病理过程,才能奋效预防肺系疾病的发生率,缓解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近年来针灸戒烟取得了一定效果,有耳针、体针两种。常用耳穴为肺、胃、口、神门、交感等,体穴有足三里、三阴交、列缺、合谷和百会等[4];新近研究证实畅沛可协助戒烟,并大大提高愿意戒烟者的戒烟成功率。2、天人相应顺应四吋《素问·四气调

5、神大论》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吋之法成”;现代医学认为,呼吸系统是人体唯一与外界双向交换物质(气体)的系统,故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紧密联系。对四吋不正之气,做到“随吋令而避之”。以深秋为例,天气忽冷忽热,即使在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也可达10摄氏度以上,人体各系统对季节的变更,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才能适应。在此期间,即使常人也会感到不适,更何况对天气变化异常敏感的慢性肺系疾病患者!更松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衣保暖;也可进行适当的耐热耐寒锻炼,如“春捂”、“秋冻”

6、,使机体尽快适应时令变化,缩短敏感期。当然,“顺应”并非只是被动适应,更需主动调节,用扶正固本的中药预防,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再次发病或减轻发病程度;也可在秋冬季节来临前,肌注流感疫茁,肺炎疫苗或U服细菌溶解产物(如泛福舒),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3、食饮冇节起居冇常“节”指节度,不可不及,不可太过;“常”指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人一生健康的保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神与形具,而能尽终其天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吋

7、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改变饮食和生活A)惯,减少艽他危险因素是避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不必要的卫生保健支出的最好方法[5]。尽管人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选择标准的健康生活方式,但人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并终将因此而获益[6】。4、调畅情志七情和中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与外部环境是一个大的整体,人是社会的人,对于外界事物都会做出反应,七情六欲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正常的心理反应,其变化的结果是直接影响到人体气机的协调功能。“百病生于气”,而肺主气,司呼吸,故受情志的影响很大。“悲”是精神烦恼,

8、悲哀失望时产生的痛苦情绪体验,艽象如秋风扫落叶之凄凉,毫无生机,气机内敛,故属金而主肺。《素问·举痛论》曰:“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而人类的情绪是可控的,正常人也有异常的心理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