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导论复习题

西方美学导论复习题

ID:20402302

大小:165.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09

西方美学导论复习题_第1页
西方美学导论复习题_第2页
西方美学导论复习题_第3页
西方美学导论复习题_第4页
西方美学导论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美学导论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按照希腊字根的原义看,意思是“感觉学”。这个定义比较精当地说明了美和美学的性质,特别是美的主观特征。2.“美学(aesthetica)”一词(德文为:Ästhetisch),直到1735年,才由于当时才21岁的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AlexanderGottliebBaumgarten)的引入而得到确立。鲍姆嘉通因此而号称“美学之父”。3.毕泰戈拉派认为美在于比例或数的和谐,和谐便是美。比如,音乐的悦耳之声便是将不协调的声调变为协调的结果。古希腊的建筑雕塑等艺术普遍遵循了对称和“黄金比率”。4.毕泰戈拉学派的美学原则和他们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原则是一致的,后者认为宇

2、宙的本原便在于数或数的和谐。因此,他们的美学思想是有利于美的客观主义思想的。5.“美”的希腊文为“kalon”(形容词形式kalos),英文常常译为“beauty”(其形容词形式则译为“beautiful”)。6.客观性的含义:所谓“客观的”是指某种独立于或不依赖于审美主体的观念、想法的东西。“美”的客观性可以是指审美标准的客观性,美的评价标准的客观性。7.柏拉图将人分为九等:1、爱智者,爱美者;2、守法的君主或战士;3、政治家或经济家;4、医生或体育爱好者;5、预言家或祭司;6、诗人或模仿艺术家;7、工农;8、诡辩家或煽动家;9、僭主。哲学家和美学家的地位最高。8.

3、在《大希庇亚篇》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想知道美本身是什么。柏拉图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一些审美观念,比如将美的普遍本质混同于某些具体事物的美,主张美即合适,美即有用,“美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等等。柏拉图认为美就是美自身,是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的源泉,根据和原因。美和善并非一回事。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分有”(participate或sharein)了作为相的看不见的“美”。但对美自身的认识却要通过具体的美的事物逐步认识。《会饮篇》(Symposium)的主题是探讨“爱”(love)的本质。而对话中的苏格拉底认为美是爱的最高对象。这里所说的美是作

4、为“相”的美,和具体的美的事物不同,它只能为理智所理解,而非感官。(Symposium211d)感觉世界中具体的美的事物往往是变化的和相对的。一个事物此处是美的,但换一个地方可能就不美了。相对于某一方面或某人,该事物是美的,但相对于另一方面或另一人可能又不美了。真正的“美”却是永恒不变的。“美”就是美自身,永恒不变,它既不是无中生有,也不会消失离去,既不会融化消解,也不会衰退变色。9.诗歌就其本意而言就是使原来不存在的东西变为存在的东西。他将艺术和美分离开来,不将艺术看成是追求美的艺术。在古希腊,艺术(technê)被看作是一种“制作”,手艺(craft),涵盖的不止

5、是雕塑,绘画,还有手工艺,鞋匠等。10.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倾向是重理性,轻感性,重不可感知的相,而轻可感知的事物。而诗歌,艺术,绘画等恰恰是关于可感知的事物的,柏拉图对它们的贬抑是可想而知的。他的美学思想的主导倾向是用实在的和伦理的标准衡量和评价艺术作品。(1)艺术是对可感知事物的模仿、夸张,故离“真理”甚远。。(2).艺术败坏人性柏拉图的政治抱负是建立用理性设计的理想国。但有些艺术则伤风败俗,亵渎神灵,迎合人性中低俗的部分。诗歌和悲剧往往会毁了一个城邦。首先,渎神。一些诗歌和悲剧将神灵写得唉声叹气,号啕大哭,有失神的尊严。人们失去对神的敬畏,从而行为不轨。其次,悲剧往

6、往满足人的感伤癖,喜剧则会培养人的小丑习气。再次,艺术给人提供在现实中不可能提供的放任与纵情的机会和理由。此外,诗歌增大了欲念的强度,灌溉、滋养人的愤恨、性欲等情绪,削弱了理性的力量。1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诗学》是西方美学的开山之作.《诗学》原名为“poietiketechne”,意思是“论诗的技艺”。是亚氏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或其门徒的笔记,12.1.美是引起快感、愉悦的东西,但美感不是满足身体欲望的快感,具有超越身体欲望的更高层次上的精神欲望的意义。美有形式规定: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对称和确定性。2.美和善有关,但不等同。亚氏认为美是善的并因善而

7、令人愉悦。二者有区别:善是令人愉悦的行为,因和利益有关,而美则未必。善寓于多变的行为中,美则有确定不变的形式。13.艺术源于摹仿(mimesis)。古希腊哲人对“摹仿”有不同解释: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对数的摹仿;赫拉克利特认为艺术摹仿自然的和谐(对立统一);苏格拉底认为绘画雕塑摹仿美的形象,也借形象摹仿人的情感性格。柏拉图认为诗也是摹仿。希腊神话神人同形,神正是对人的摹仿。亚氏认为艺术源于摹仿。不同的艺术是由于不同的摹仿手段。音乐与舞蹈音乐使用音调和节奏,舞蹈使用形体动作,以摹仿人的情感。这里的摹仿似有“再现”之意,即再现(再次引起)人的情感。绘画与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