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

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

ID:2037224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2

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_第1页
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_第2页
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_第3页
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_第4页
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s第二[教育k资*源$网f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s第二[教育k资*源$网f  生物的命名  一、背景和意义分析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实践知识的积累,体验实践经历,倡导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倡导自主及合作性学习。经过半个多学期的新课程学习,学生已开始接受和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种生物,以及生物与人的关系,但这只是生物大家庭的一小部分,还没有从整体上认识它们,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生物资源,有必要专门学习一些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打下基础。  二、

2、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学名代表的含义。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组内讨论,组间讨论与交流,师生讨论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与应激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能对周围生物好奇及产生兴趣,对所处环境给予关怀,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定与引导:通过实

3、验和例证确立“人类能改造自然”这一观点,通过对生物俗名的分析,诱导学生确立应用统一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看待世界。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多角度例证生物学名所代表的含义,通过对生物俗名的分析,使学生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了解各地生物的俗名及生物分类的各种学说。  (2)准备各地生物图片并配上相应的俗名  2、学生准备  (1)联系前面学习的各种常见生物对本节课内容先作一些了解。  (2)课前调查当地常见生物

4、的俗名,例可上网去查各地生物的俗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展示多媒体动画]:生物的俗名  学生观察并思考  (二)探究过程  (1)生物的命名  [阅读课文]:P114第一段  [思考]:生物的俗名是指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引导]:国家、民族众多,语言、习惯各异。  [多媒体展示]:马铃薯、甘薯、莴苣等  [问题]:你能说出它们的俗名吗?   [展示]:课前搜查的各种生物的俗名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讨论]1、同种生物会有不同的俗名吗?  2、不同的生物会有相同的俗名

5、吗?  [小结]生物的俗名是指人们习惯使用的生物的名称。同一种生物可能有不同的俗名,不同的生物亦可能有相同的俗名。  (2)生物的学名  [过渡]:生物的俗名对于跨地区交流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介绍]:我国的《本草纲目》中就已开始对生物进行了分类,还有其它的学说对生物进行分类命名,但由于不太科学,都没有被广泛使用,直到林奈提出了双命名法。  [多媒体展示]:林奈及双命名法  [阅读]:P115第四段  [问题]1、什么是双命名法?  2、双命名法中物种的学名是由几部分组成?是怎么表示的?  3、双命名法使生物的

6、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然后由学生推荐的代表进行表述  [比较并讨论回答]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而不用学名,这是为什么?  [小结]双名法:规定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个字母大写。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第一节生物的命名  一、生物的俗名  1、俗名:人们习惯使用的名称  2、同一种生物可能会有不同的俗名  3、不同的生物可能有相同的名称  二、生物的命名  1、双命名法  规

7、定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个字母大写。  2、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1、练习册相关典型题  2、课后继续搜集生物的俗名及生物的命名方面的材料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  教学过程中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指导的内容不是将学生引入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在教材的处理

8、上,教师应做到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s第二[教育k资*源$网f  命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