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 (2)

湖心亭看雪教案) (2)

ID:20350454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湖心亭看雪教案) (2)_第1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 (2)_第2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 (2)_第3页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银川市芦花学校张桂茹(一)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归纳重点字词。2.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湖心亭周围雪景的意境。3.学习了解“对面落笔”“白描”的写作手法。(二)学习重点: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2.学习了解“对面落笔”“白描”的写作手法。(三)学习难点:欣赏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四)学习方法: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五)学习时间:一课时(六)

2、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西湖之美,人所共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何时西湖最美?古人云:“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真能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今天,我们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起去领略西湖雪景之美。二、整体感知(一)诵读课文1.师范读文章,请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句读、语气。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小组推荐学生范读课文。(二)译读课文1.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通译课文,并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句,提出疑问。(请学生通译课文,并点出重点字词句。教师指导。如:绝、更、拏

3、、拥、毳、雾凇、沆砀、焉得、白等)注音: 释义: 2. 出示重要字词句,让学生解释。三、品读赏析 (一)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展示板书)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一)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他到底要赏什么?(他追求的是怎

4、样的一种境界?) ——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反映他拥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二)人物——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又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块看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吗?——有,湖心亭对坐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能懂。 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读出来。 1.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两人的名字写出来,而只写出他们“是金陵人,客此

5、”?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金陵人”,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知道明朝开国时定都哪里吗?(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点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2.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

6、公元纪年。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纪年,身在清朝还念念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 (三)事件——看雪。作者一大清早跑到西湖来赏雪。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雪景? 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齐读。请同学起来翻译一下。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诵读。 2.雪后奇景的赏析(讨论: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1)写景的顺序。共两句话。概括一下,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 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

7、的顺序。 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2)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3)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4)思考:作者还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景?看谁预习得最仔细。 明确:白描。什么是白描?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 (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 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展示图画图片分

8、清白描和渲染)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这样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描”就是——“淡妆”。 (5)迁移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哪些是“浓抹”。如:①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林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