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ID:20316562

大小:1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凶、罪、岁”等重点文言实词和“以”等文言虚词以及特殊句式。2.提升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2、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自主学习任务】1.确定字音,并完成《阳光课堂》P36(一)。王好()战弃甲曳()兵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衣帛()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涂有饿莩()2.学生各自朗读,齐读课文,朗读时注意文中通假字,并完成

3、《阳光课堂》P36(二)。3.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第一自然段,总结该段知识点。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孟子对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总结该段知识点。5.课文内容讨论: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5-6.背诵“梁惠王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自主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数、发”等重点文言实词和“于”等文言虚词以及特殊句式。2.提升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3.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自主学习任务】1.检查上节课知识点掌握情况。【检查内容:背诵,重点词语,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类型及翻译。】2.结合注释

4、,借助工具书,翻译“不违农时——王道之始也”,总结该段知识点。3.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五亩之宅——未之有也”,总结该段知识点。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最后一自然段,总结该段知识点。5.课文内容讨论: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6.背诵“不违农时——斯天下之民至焉”。7.完成《阳光课堂》P36——38练习题。8.积累:你还知道关于孟子的哪些名言呢?积累下来吧!-5-《寡人之于国也》自主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凶、罪、岁”等重点文言实词和“以”等文言虚词以及特殊句式。2.提升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解

5、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的文

6、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自主学习任务】1.确定字音,并完成《阳光课堂》P36(一)。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不可胜(shēng)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衣帛(bó)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谨庠(xiáng)序之教孝悌(tì)之义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2.学生各自朗读,齐读课文,朗读时注意文中通假字,并完成《阳光课堂》P36(二)。3.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第

7、一自然段,总结该段知识点。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孟子对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总结该段知识点。5.课文内容讨论: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5-战国时代,个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