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9727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教案精选:高中历史《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高中历史《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中历史《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教学设计 (一)知识结构 复习目标:掌握各阶级探索抗争的主要事实、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能够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抗争活动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各阶级的抗争探索是向前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总结各阶级探索抗争的经验教训。一、近代前期: 1840年~洋务运动: 基本史实: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特征:尚未产生新的阶级,主要由农民、地主阶级进行,向西方学习,但停留在”器物”阶层。 19世纪六七十年
2、代~1919年: 基本史实: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特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学习西方制度,企图通过变法、革命等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二、近代后期: 1919~1927年: 基本史实:中国共产党成立、工人运动高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特征: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学习俄国革命,坚持城市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失败;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大革命。 1927~1937年: 基本史实:三次武装起义、八七会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
3、展、五次反围剿、长征、遵义会议、八一宣言、西安事变。 特征:国共十年对峙。中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随着中日矛盾上升,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联蒋抗日 1937~1945年: 基本史实: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人民战争路线、《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七大、根据地建设、抗战胜利。 特征: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战胜利。 1945~1949年: 基本史实: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粉碎国民党进攻、战略反攻、决战、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新政协会议。 特征: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新
4、中国建国后 1949~1956年: 基本史实: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一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特征: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6~1978年: 基本史实:《论十大关系》、中国共产党八大、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反右倾斗争、”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文革”、外交成就。 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78年至今: 基本史实: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
5、、十五大。 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二)重点讲解 近代前期应注意问题: 1.正确理解近代统治集团内部、资产阶级内部、洋务派同早期维新派的分歧和一致性 ①统治阶级内部 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在于对待学习西方态度不同。顽固派因循守旧,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反对一切外洋事物和改革;洋务派则主张中体西用,洋为中用的方式求取富强。一致性表现在: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结果都因未能抵御外敌侵略而宣告失败。 ②资产阶级内部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倾向上出现分歧,形成两个派别,即维
6、新派和革命派。分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现君主立宪;革命派则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 一致性更强,表现在: a都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几乎同时登上政治舞台;b都要求挽救民族危机,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C革命实践上相辅相成。革命派民主思想的传播动员了人民,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与维新派有历史渊源的立宪派乘机活跃起来;反过来,立宪派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后,从行动上配合并支持了辛亥革命在全国范围的成功 ③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的分歧和一致性 早期维新派支持”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投入洋务运动,并主张维护君主制,
7、这是同洋务派一致之处。不同的是,洋务派只注重军事、外交和机器制造技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教事业,而早期维新派则注意建立新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以发展资本主义。 2.规律和认识 ①鸦片战争后20年,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化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一阶段及其后一段时期,不管是农民经济还是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均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本原因,这两大阶级都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仍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他们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束缚和局限,更提不出顺应时代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和改造社会的方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