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七)(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漳州模拟)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共同纲领》规定的政治制度和原则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原则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A
2、.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2013·泉州模拟)1953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同票不同权”,即城市选民每10万人可选1名全国人大代表,而农村选民则每80万人才可以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推动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B.明确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作用C.为三大改造提供法制保障D.促使农村尽快开始城市化进程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无限精彩在大家www.TopSage.com第一
3、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机关4.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4、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5.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 (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逐步实现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自治政策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无限精彩在大家www.TopSage.com
5、6.中共八大关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没有提及的内容是 ( )A.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B.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C.反对个人崇拜D.健全国家法制7.“二十世纪‘六0’年代是个激情和叛逆的年代,其时间大约是指1963年至1973年之间”,这与我们通常将1960年到1969年视为“六0”年代的做法不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20世纪各国历法尚未统一,史家采用不同纪年而出现差异B.史家因主题而定分期标准,故各种分期都有自己学理根据C.各国分期方法不同,虽求同存异但年代终始计算仍有歧义D.世界各国有关
6、历史的分期都有公认的标准,不可任意调整8.(2013·三明模拟)“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 ( )A.20世纪70年代末B.20世纪80年代末C.20世纪90年代初D.21世纪初9.(2013·宁德模拟)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无限精彩在大家www.TopSage.com这一规定说明了
7、“一国两制”构想 ( )A.正式提出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C.有了法律依据D.得到了成功实践10.(2013·泉州模拟)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07年在评价香港回归10周年时说:“十年前,中英两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香港问题,它既是邓小平的智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法兰克福汇报》主要是在强调( )A.“一国两制”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B.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C.邓小平对香港回归做出了贡献D.香港回归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11.(2013·莆田模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
8、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的主张。全国人大常委会此举的背景主要是 ( )A.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必然结果B.一个中国的原则获得两岸认可C.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D.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无限精彩在大家www.TopSage.com12.在台湾,文学大师林语堂把寓所建在台北阳明山腰的永福里(注:当年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