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中国的宪政前景

论转型中国的宪政前景

ID:20242807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论转型中国的宪政前景  _第1页
论转型中国的宪政前景  _第2页
论转型中国的宪政前景  _第3页
论转型中国的宪政前景  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转型中国的宪政前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转型中国的宪政前景摘要:宪政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成为现代人类普遍的信仰和生存方式。由于其饱含着对人类自身尊严的尊重,而使得立宪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尤其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中国融入宪政这一过程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关键词:社会转型;经济体制;宪政    一、以经济体制转型为主导的中国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处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可称之为转型社会,转型社会具有别于常态社会的基本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就进入了转型期。中国的社会转型是由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2、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引发的社会结构的整体性的变迁,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可以简约地表述为: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法治化,文化领域的多元化。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国逐步形成了通过高度集权的指令来发展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未能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时转型的经济体制,是不具有长期性的。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就进入了经济体制的转型期,而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发展,其影响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发展,中国社会在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也随之发生了

3、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给中国带来了生机,但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危机。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权力和资源的转移和重新配置,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权威出现了流失,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社会群体之间、个体之间、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加剧,从而易使中国陷入一种“社会失范”的状态。这种状态既可能构成中国社会真正的危机,也可能是推动中国宪政发展的力量。    二、中国语境下宪政当有的内涵    宪政概念对于中国来说是西方的舶来品。西方学者关于宪政概念的阐述相当丰富,他们或从立宪政体(Const

4、itutionalgovernment)所包含的要素,或以宪法对政府权限的制约,或以宪政蕴涵的法治要义,甚至从宽泛的多视角来解释宪政。他们的基本认识包括:(1)宪政以“法之法”的宪法为基础;(2)宪政意味着对于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安排,它保障公民权利并制约政府权力;(3)宪政是法治的政治秩序;(4)宪政包含着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而其中控制政府(权力)是西方宪政最核心的内容。宪政概念是在近代传至中国的,而对新中国学者定义宪政有很大影响的是毛泽东的定义——“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学者们普遍将民主、民主政治视为宪政的内涵要素。  关于宪政的内涵

5、,中外学者在认识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就是中国学者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也是仁者见仁。笔者认为,要对中国语境下宪政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必须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宪政和宪法的区别。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而且成文宪法越是频繁变换的国家,往往越表明这个国家缺乏宪政。宪政是一种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是宪法理念和宪法价值规范得以在现实生活中实施的状态,是静态的宪法动态化的过程。如英国是世界上没有成文宪法的国家,却是世界宪政的发祥地之一,是至今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宪政精神的国家之一。英国之所以不将宪法诉诸于正式文件,是因为对专断的控制的宪政精神已

6、经根植于民族传统及公民的信念之中,制定一部成文宪法已经显得多余。  其次要明确宪政应当包含哪些理念。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宪政理念应当包含以下四个要素:一是民主的宪政理念。现代各国,那些以一种反映现代政治文明的宪法为依据而形成的政治体制,一般地被称之为“宪政”,而在现代世界上,大多数的宪政体制都是不同形式的民主政治体制。毛泽东同志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中曾经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这就是说,宪政是与

7、宪法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民主政体,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宪政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体制确定下来,以便巩固这种民主体制,发展这种民主体制。”  二是人权至上的宪政理念。人权即人的权利,是人(或其结合)应当享有和实际享有的,并被社会承认的权利的总和。人权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就近现代大多数国家宪法的形成历史来看,人权口号的提出是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的一个总结,或者是吸取了反对专制主义、反法西斯主义斗争的历史教训,如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等。再如,近代各民主政体国家的一些宪法,则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制订的《联合国宪章》

8、,以及后来逐渐形成的《国际人权宪章》等内容。这样,一般宪法的基本原则,都包括了维护基本人权的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