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解题技巧一

主观题解题技巧一

ID:20238815

大小:60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10

主观题解题技巧一_第1页
主观题解题技巧一_第2页
主观题解题技巧一_第3页
主观题解题技巧一_第4页
主观题解题技巧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观题解题技巧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一第一步:仔细审题。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科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第二步: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第三步:联系实际。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第四步:总结。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

2、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在掌握知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答题技巧的不同可能使总分相差10到20分。政治的考试中大题的分值占百分之五十二,而实际上大题也是技巧性最强的题型。文化生活大题答题四步曲:一、政治主观题答题步骤及方法二、具体方法举例1、材料分析法2、设问解剖法3、意图揣摩法4、主体定位法5、角度挖掘法6、层次递进法1、材料分析法《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技法系列之一提供一定的材料作为背景,在具体的背景下设置问题,这是文化生活试题命制的一种常用策略。试题给出的背景材料中,往往蕴含着回答试题所需要的丰富信息。此类试题,分析材料是正确快速解题的一个重要切入

3、口。例题:浙江省某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该市“村落文化宫”建设以及所产生的变化蕴涵《文化生活》中的哪些道理?(1)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3)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

4、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答案要点技法点拨:材料分析法的运用,关键有两步:首先是材料分析,做到全面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不遗漏;再次是学科解读,通过学科解读把材料信息转换成学科道理、学科观点、学科方法等。通过材料分析,要实现材料与知识的有机结合,避免只简单“复制”材料,或单纯“照搬”书本知识的现象。2、设问解剖法 解题的第一步是审题,而审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审清设问,明确题目在问我们什么,要求我们答什么。文化生活的很多试题,在题目的设问作中就蕴藏着很多机巧,如果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对设问进行细细的剖析,充分挖掘其中的

5、信息,往往能使我们找到解题的思维路径,收到化难为易、化大为小的效果,从而顺利作答。例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一幅气势恢弘的文化画卷,向世人展现了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中国。“礼之用,和为贵”,穿越历史的缶声、刚柔相济的太极、灿烂绽放的笑脸在变幻流动的光影中,向世界展现了中华“和”文化的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思路解析:如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也即如何才能更好地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进行传播、交流。此题材料简约,问题的发散性大,作答难度大,需要我们对设问本身作出全面细致的剖析:一是中华文

6、化“凭什么传播”,也即一种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什么?这牵涉到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要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需要我们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二是“传播什么”?这里牵涉到文化创新的内容,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立足实践,推陈出新,博彩众长。三是“如何传播”?这牵涉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问题,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设合适的对外传播的活动和载体。四是“谁来传播”?这主要考虑人人争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的问题。此题经过解剖,分成了凭什么传播、传播什么、如何传播、谁来传播四个问题,然后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答案就

7、呈现在我们面前了。3、意图揣摩法 我们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题目:看了又看,但总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叫人无从下手。碰到这样的题目时,我们不必紧张。因为命题的人在编制试题时,总是有一定的意图的,他总是想通过这个题目考查我们相应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此时静下心来揣摩一下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这个题目想考我们哪个(或哪些)知识点?如果我们明确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事情就会柳暗花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例题:自2007年12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家电下乡的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