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从痰立论

老年病从痰立论

ID:20234434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老年病从痰立论_第1页
老年病从痰立论_第2页
老年病从痰立论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年病从痰立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年病从痰立论【关键词】老年病对于老年病的论述,肇自《内经》,而代有发展。历代医家多从虚立论,而当代医家多认为防治痰浊,是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1病因病机1.1五脏之精气虚衰是衰老的本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强调人的衰老始自阳明脉衰和肾气衰。《灵枢·天年》中则以十年为基数对人体生长衰老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表现作了生动的描述,认为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过程。人岁五十以后,脏腑精气由盛转衰,神气逐渐衰败;至百岁,“神

2、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可见,五脏精气盛衰,决定了生命力的强弱,乃至生命的存亡。而五脏六腑皆需先、后天精气充养,因此,衰老的本质更着重于脾肾虚衰。肾主藏精、纳气、主水液、司二便,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二阴和耳,在情志与恐有关。年老肾气不足,肾阴亏损天癸竭精少,可见尿频、尿急、耳聋耳鸣等。脑为髓海,老年则脑渐空,多健忘、思维迟钝等。老年人骨骼因筋柔骨萎,可见背弯佝偻、步履蹒跚等。老人肌肉萎缩,皮肤粗糙、瘙痒,毛发稀落、变白甚至脱光都是衰老的主要征象。脾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

3、天之本,在情志与忧思关系密切。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脾胃受纳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来营养。老年脾胃虚弱,不能消纳,可见食少、腹泻、便秘等;脾失健运,湿浊停滞则出现脘闷、纳呆等。1.2气血渐虚,水谷失其正化是衰老的初始特征按《内经》论述衰老起始于四十岁。面容始焦,渐失润泽,皱纹显现,白发初生,易感疲倦,或开始发胖,这是衰老初始外形特征和症状,实质是气血渐虚的表现。由于气血亏虚,肌肤、毛发失于濡养,面始焦,发始堕;神气失于物质基础,而倦怠懒动。也正是由于气血渐虚,多静少动;气化不足,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输,气血生

4、化日匮,两者互为因果,以至于腠理日渐疏松,水谷不能正化为机体所用,反蓄积于体内而渐发胖。这也是痰浊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张介宾说:“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即所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体形强,营卫充,而痰涎皆本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景岳全书·痰饮》)。老年期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气化功能偏衰,老年人体内最易生成痰湿。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来看,中年以后脾胃渐衰,运化功能减弱,体内痰湿已开始逐渐蓄积。李志等[1]认为,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减退,内环境稳定

5、机制减弱,水液代谢失调而生痰浊。并指出,有实验表明: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方药能改善老龄大鼠的体质,可见痰是老年体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王长松[2]则认为当代老年人体质多痰,主要与其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近20年来,我国食物的供应丰富而充足,饮食中动物蛋白和脂肪的比例显著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则相对减少。而动物蛋白和脂肪皆属于肥甘厚腻之品,大量摄食肥甘厚腻,则易聚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经有关调查证实,胖人多为痰湿体质,有痰湿表现者在肥胖人中占50.60%~76.55%。而当代老年人中,肥胖者远比

6、过去为多,提示以“痰湿”为体质特点的老年人数亦增加。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观察到,血脂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老年人群中血脂异常极为常见,提示痰湿在老年期多于其他年龄阶段。(责任编辑:admin)1.3痰浊与多种老年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加速衰老进程的重要因素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痰浊容易生成的病理基础,痰浊产生后又可进一步损伤脏腑、阻碍气血运行,成为多种老年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加速衰老进程。如前所述,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脏腑尤其是肾脏的气化功能衰退,水津运行代谢迟缓而停聚,体内的无形之痰不断

7、增加,故中医素有“老年多痰”之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痰浊证的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显著正相关性。而痰之为物,随气机升降,内而五脏,外而皮肉筋骨,周身上下无处不到,致病广泛。一旦形成,可导致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异常。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中阳虚衰,则气血生化无源,百病丛生。古有太阴脾土独挡厥阴风木之说,中阳不足,肝木易于乘袭。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高年阳明脉虚,加以愁烦,则厥阴风动,木横土衰”,发为肉脱、肢废之痿证。“盖痰涎之化,本因水谷,若使脾胃健如少壮者之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

8、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十留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涎日多矣。此其正气不能运化,愈虚则痰盛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说明气血渐虚,脏腑日衰,机体功能下降,容易产生痰涎,并可进一步成为新的致病因素。  2治则治法2.1补虚为本,重在清养脾胃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关键之一在于脾胃功能衰退。正如《丹溪心法》云:“是脾具坤静之德,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