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ID:20223315

大小:40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9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1页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2页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3页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4页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三维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

2、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重点难点】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一.知识梳理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把苏联改乱了)(1)背景①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3、;②农业集体化导致严重的农业危机;③斯大林逝世材料展示: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粮食短缺等。改革目的在于摆脱困境。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显露。有何危害?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影响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2)措施(重点是农业)①经济:A.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

4、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销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以上两点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大规模开垦荒地,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那时在莫斯科留传着这样的话:在全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只有一个理论家、哲学家,这就是毛泽东。而赫鲁晓夫只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种玉米的实干家。他整天叫嚷要种老玉米,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逢人便讲。在苏联,东西南北中,远至天寒地冻的北极和荒无人烟的哈萨克斯坦草原,都要种老玉米。他甚至要求波兰等国家的领导人也去大力倡导种老玉

5、米。一时间,赫鲁晓夫成了惟一的农业权威,成了在农业问题上最有学问的人。第11页共11页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米,产量很低。业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除了种老玉米,赫鲁晓夫还着了迷似地号召开垦荒地,并不遗余力地去从事垦荒工作。大会小会讲垦荒,三天两头讲垦荒,政治局会议讲垦荒,巡视期间见人就讲垦荒,欢送垦荒的队伍更是讲垦荒。于是,赫鲁晓夫又成了开垦荒地的专家权威,他说哪里能开荒,就得到那里去开荒;他说开多

6、少千公顷土地,就得开多少千公顷土地;他说让荒地长多少粮食,荒地就得长多少粮食。在赫鲁晓夫看来,荒地就是国富民足,荒地就是希望,荒地就是未来。B.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利益,打破平均主义)②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影响: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模式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混乱。(3)影响①利:A.一定程度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开了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先河);B.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取得一定成效(农业

7、、工业)②弊:A.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只在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B.改革缺乏系统的指导理论和实事求是的精神;C.个人作风急噪,反复无常,改革没有连续性;D.与美国争霸,影响了经济建设。(4)失败原因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②改革不顾国情,目标超越现实;③改革没有连续性(政策常前后矛盾);④赫鲁晓夫自身性格缺陷(5)改革失败的启示①改革应该有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