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治疗现状课件

直肠癌治疗现状课件

ID:20219686

大小:1.53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0-11

直肠癌治疗现状课件_第1页
直肠癌治疗现状课件_第2页
直肠癌治疗现状课件_第3页
直肠癌治疗现状课件_第4页
直肠癌治疗现状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肠癌治疗现状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直肠癌治疗现状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匡毅直肠癌、尤其是中低位直肠癌作为大肠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有着不同于结肠癌的特点。其位置深在,手术难度较结肠癌大,不如结肠癌那样容易得到彻底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而且中下段直肠癌与肛门括约肌接近,保留肛门困难,也是本病外科治疗难点;手术所致的膀胱和性功能的损伤,也给病人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直肠癌外科学的进步较结肠癌更有意义,也对本病的治疗和术后生存产生一定影响。传统手术方法对直肠癌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大约在50%左右,局部复发率高达35%~40%。经过多年探索,已取得显著成绩。出现一些新的治疗

2、模式和方法。欧美一些国家将术前放疗、化疗(radiochemotherapy,RCT)+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作为标准治疗。日本等国则在TME基础上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作为标准术式。迄今为止,对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仍存在许多争论。1新辅助治疗+TME根据大宗试验资料,NIH(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1990年推荐对侵透肌层和(或)淋巴结阳性的直肠癌行术后放疗、化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采用术前放疗+化疗(即新辅助治疗)代替术后放疗、化疗。外科方面,英国

3、的Heald提出以锐性切除为技术核心的TME概念,适应证为T1、T2期无明显侵及肠壁外者。施行该技术可使局部复发率降至4%~9%。TME并不增加保肛率,不适应局部浸润较重的病例。为此,对T3~T4者拟通过术前RCT,争取降期、增加保肛几率等。1.1放疗、化疗与降期术前放疗的早期终点效应是组织学退变。术前RCT后的病理反应多采用Dworak系统进行评价,分5级:即从无肿瘤退变的GR0(regressionofgrade)到肿瘤完全退变的GR4。一般采用术前盆腔放疗(50.4Gy),第1、5周5一FU化疗,6周后手术。多数文献报告,T降期

4、率为49%~66%,肿瘤大小平均减小27%。但也有学者认为,术前RCT对肿瘤大小并无影响。系膜内淋巴结转移率由54%降至27%,69%的患者淋巴结由N1变为N0。术前RCT对系膜淋巴结的影响与GR分级有关,GR分级增加,系膜内淋巴结的阳性率也相应下降,GR1级为62.3%,而GR4级仅为2.2%。术前RCT还可减少侧方淋巴结的微转移,即使在高危的T3或T4期患者经术前RCT治疗后,有10.4%~25%的患者达到完全病理退变。1.2保肛和局部复发率切缘阳性是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术前RCT不仅可以减小肿瘤体积、降期、增加切除率。大部分

5、研究已证实,术前RCT可提高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Kim等对31例距肛缘不足3cm的T3~T4期患者行术前RCT,结果有11例改为保肛手术。而18例对照组中只有1例得以保肛。另有研究报告,116例原计划行Mile’s术的患者,术前行RCT后,39例得以保肛,术后5年累积局部复发率为6%,而采用术后RCT的局部复发率达13(P=0.006)。单纯手术切缘阳性率12%~27%,经术前RCT后,可降至2%。术前RCT达完全病理退变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降低更明显。有资料显示,术前RCT+TME可使2年内的局部复发率由8%降至2%。1.3生

6、存率变化大宗资料表明,术前放疗、化疗和术后放疗、化疗总的生存率并无差别,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有研究显示,新辅助治疗前T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子,而对新辅助治疗治疗的敏感程度与预后无关。近来研究发现,术前放疗+5-FU的基础上加用伊利替康(40mg/每周),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期,还可增加完全病理退变率(22%)。采用卡培他宾或5-FU+奥沙利铂也有助于提高生存率。1.4毒性反应术前RCT的毒性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反应。急性反应包括腹泻、贫血、粒细胞减少等;慢性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吻合口狭窄及膀胱功能障碍等。术前RCT的急性和慢性

7、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和14%,而术后RCT分别为40%和24%,有显著性差异。术前RCT可能增加术后吻合口瘘和盆腔脓肿的发生率,可做预防性暂时性肠造瘘。2侧方淋巴清扫上个世纪7O年代即开始了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lymphnodedissection,LLD)的研究。LLD经历了广泛的盆腔LLD,保留植物神经的LLD,选择性LLD3个阶段。目前日本、中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开展这一术式。TME是针对直肠后方脂肪组织内远端转移而提出的,强调锐性、完整地切除直肠系膜,保证远端及周边的足够切除,对超出该层次的转移淋巴结未作要求。LLD

8、则是在直肠淋巴引流的基础上,结合肿瘤的转移规律提出的。TME强调的是纵向清扫,适用于相对早期未侵出肠管者,LLD则是强调纵横两个方向的清扫。LLD治疗T3、T4伴淋巴结转移可能的直肠癌,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样存在不少争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