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90375
大小:1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导数及微积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数学》Ⅱ—Ⅰ课程教案第二章导数与微分微分学是高等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研究分析函数的工具和方法,其主要包含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导数与微分,其中导数反映了函数相对于自变量的变化的快慢程度,即变化率问题,而微分刻画了当自变量有微小变化时,函数变化的近似值。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一)知识1.记住导数和微分的各种术语和记号;2.知道导函数与函数在一点的导数的区别和联系;3.知道导数的几何意义,知道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的定义;4.记住常数及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5.知道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导数公式;6
2、.知道高阶导数的定义;7.知道隐函数的定义;8.记住反函数的求导法则;9.记住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二阶导数的求导公式;10.知道对数求导法及其适用范围;11.知道相关变化率的定义及其简单应用;12.记住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13.知道微分在近似计算及误差估计中的应用;14.记住两函数乘积高阶导数的莱布尼兹公式。(二)领会1.领会函数在一点的导数的三种等价定义和左、右导数的定义;2.领会函数在某点的导数与曲线在对应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3.领会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4.领会
3、微分的定义以及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5.领会微分的运算法则及这些运算法则与相应的求导法则之间的联系;6.领会微分形式的不变性;7.领会函数在一点处可导、可微和连续之间的关系;8.领会导数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右导数存在且相等。(三)运用1.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含义,如速度、加速度等;2.会用导数的定义求一些极限,证明一些有关导数的命题,验证导数是否存在;3.会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在某点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4.会用导数的定义或导数存在的充要条件讨论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导数是否存在;5.会用导数
4、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求导数;6.会求反函数的导数;7.会求复合函数的导数;8.会求隐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9.会求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10.会求函数的高阶导数;11.会用莱布尼兹公式求函数乘积的高阶导数;12.会用对数求导法求幂指函数和具有复杂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的函数的导数。13.会用微分定义和微分法则求微分;14.会用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求复合函数的微分和导数;15.会用微分求函数的近似值。(四)分析综合1.综合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各种导法则求初等函数的导
5、数;2.综合运用函数导数的定义,左、右导数与导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可导与连续的关系等讨论函数的可导性;3.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5页共5页《高等数学》Ⅱ—Ⅰ课程教案综合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高阶导数公式,两函数和、差、积的高阶导数公式及莱布尼兹公式等,求函数高阶导数;1.综合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及求导法则,解决几何方面求曲线切线与法线的问题及相关变化率问题;综合运用微分的定义及几何意义解决近似计算及误差估计问题。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导数的概念4学时第二节函数的求导法则4学时第三节高阶导数2学时第四节隐函数及
6、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2学时第五节函数的微分2学时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1.导数的概念与几何意义及物理意义;2.可导与连续的关系;3.导数的运算法则与基本求导公式;4.微分的概念与微分的运算法则;5.可微与可导的关系。四、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1.导数概念的深刻背景;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的应用;3.综合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高阶导数公式,两函数和、差、积的高阶导数公式及莱布尼兹公式等,求函数的高阶导数;4.综合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及求导法则,解决几何方面的曲线切线与法线的问题及相关变化率
7、问题。五、思考题与习题第一节:PartI习题2-16(2),7(1)(3)(5),8,9。PartII习题2-111,14(1),16,18。第二节:PartI习题2-22(1)(3)(5)(7),3(2),4。PartII习题2-26(1)(3)(5),7(2)(4)(6)(9),8(1)(3)(5),9,10(2),12(2)(18)(19)。第三节:习题2-31(1)(4)(9)(12),3(1),5,8(4),9(3)。第四节:习题2-41(1)(3),2,3(3),4(3)(4),7(1),8
8、(1)(4),11。第五节:习题2-53(1)(3)(5)(7)(9)(10),4(1)(3),6,7。第一节导数的概念一、内容要点PartI(2学时)1.导数的两个基本实际背景是曲线的切线斜率与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2.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为函数在该点处的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即3.单侧导数的定义PartII(2学时)1)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若函数在一点处可导,则函数在该点处连续,反之不然。2)导数的实用举例(扩充)二、教学要求和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