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平对冠心病血管炎症因子及血管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

冠心平对冠心病血管炎症因子及血管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

ID:20182442

大小:7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冠心平对冠心病血管炎症因子及血管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_第1页
冠心平对冠心病血管炎症因子及血管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_第2页
冠心平对冠心病血管炎症因子及血管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_第3页
冠心平对冠心病血管炎症因子及血管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_第4页
冠心平对冠心病血管炎症因子及血管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心平对冠心病血管炎症因子及血管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冠心平对冠心病血管炎症因子及血管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戴鹏(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江苏扬州225000)【摘要】目的:明确“冠心平”对冠心病患者血管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对冠心病血管功能相关指标的作用机制。方法:2015年3月〜2015年12月确诊冠心病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成冠心病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和常规治疗+“冠心平”组(冠心平4粒3/H)(实验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免疫比浊法等及日木科林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血管炎症因子(ResistingHs-CRP、IL-6、TNF-&alp

2、ha;)水平、血管弹性功能指标PWV及ABI。结果:冠心平能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但未能明显降低血管炎性因子及使血管弹性功能得到改善。【关键词】冠心平;冠心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脉搏波传导速度【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90-02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之一,它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是一个血管受损伤后的炎症反应过程,内皮损伤是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征,冠心

3、病患者大都失去动脉弹性。冠心平中药复方制剂(由黄精、当归、参三七、瓜萎皮、甘松五味药组成)具有益气滋阴、活血化痰作用。木研究观察冠心平对CAD患者血管炎性因子及血管弹性功能的影响,探讨冠心平防治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部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心肌梗死除外),总例数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6.45±9.59)岁;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70.40±8

4、.0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医药管理局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1.3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西医诊断标准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L中医辨证属气虚阴伤、血瘀痰阻者;年龄在18〜80岁之间,性别不限;签署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经检查证实为其他心脏疾病;重度祌经官自能症;更年期症候群;胆心

5、病;胃及食管反流等所致胸痛者;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1.5治疗方法两组冠心病西医规范治疗[3】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冠心平4粒/次,每日3次,连续服药8周。1.6观察指标1.6.1血浆ResistingHs-CRP、IL-6、TNF-α及血管功能指标PWV及ABI,监测患者各项安全性指标(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其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抵抗素水平(人抵抗素ELISA试剂盒购

6、自上海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hs-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IL-6、TNF-α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测定;采用日本科林动脉硬化测定仪进行血管功能检查(PWV、ABI)。1.6.2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对比。1.7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指标以百分率描述;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对比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1.结果2.1两组中医症状改善比较由表1可知,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2.2血管炎症因子改善比较由表2可知,

7、两组患者经治疗后IL-6与TNF-α水平均降低,但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清抵抗素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注:超敏CRP值因实验条件限制不能精确到小数,致使该数据无法进行统计,遂放弃此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生化指标之一)2.3血管功能改善比较由表3可知,两组患者PWV及ABI左右肢存在有差异,治疗后水平部分降低,但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讨论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表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血管受损伤后的炎症反应过程,内皮的损伤是诱因,应激性的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血

8、管内皮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IL-6、TNF-α、VCAM-1及ICAM-1等参与血管炎症反砬,这些炎性因子介导的炎症反砬,某些程度上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的障碍,从而致使多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4]。所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进展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是治疗冠心病及防止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