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制定策略研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制定策略研

ID:20180662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9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制定策略研_第1页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制定策略研_第2页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制定策略研_第3页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制定策略研_第4页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制定策略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制定策略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制定策略研【】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制定实施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将符合入组标准产妇按照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子痫护理模式,干预组制定规范化护理路径并实施。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干预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血

2、压,降低产妇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关键词】护理路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围产结局R473.7B1674-6805(2014)19-0104-03重度子痫前期是孕产期危害母婴健康的严重并发症,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主要方法[1]。传统子痫前期护理缺乏预见性,而在产科临床中关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护理路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针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实施规范化护理路径,为患者提供有时、有序、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80例,年龄21~42岁,平均(29.845.13)岁;孕龄29~41周,平

3、均(30.112.4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或中专33例,大专及以上34例。纳入标准:(1)符合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2)均为初产妇,孕龄29~41周;(3)无肝、肾、脑严重合并症;(4)意识清醒;(5)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将符合入组标准产妇按照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遵医嘱常规抗感染、降压、母胎监测等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降压药物作用效果选择药物、调节剂量。对照组采用传统子痫护理模式。干预组制定规范化护理路径并实施,具体措施如下。1.2

4、.1制定标准化护理路径通过分析三年病历资料,结合医院、科室实际情况,参照《实用妇产科学》中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指导、美国子痫临床路径方案[2-3],经临床医学、护理专家共同讨论,于2012年5月制定了本院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表,即以时间为横轴,以每日的医疗护理内容为纵横,主要内容:产前、产后接诊检查流程;监护标准化医嘱;护理人员每日病情监测重点、患者与家属针对性健康宣教;相关并发症如溶血、急性左心衰竭、产后出血、子痫早期防治等。1.2.2人员培训分期分层次对护士长、护理骨干进行重点培训,随后对全科护士进行护理路径理论和操作培训,掌握护理路径实施重点、路径表的运用、病情观察要点、并发症

5、处理方法。1.2.3实施过程由当班护士对入院患者进行健康评估,简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临床路径有关内容,使患者心理与生理上有充分的准备。然后由责任护士根据每日护理路径内容及患者需求动态评估、观察,以达到最终目标。责任护士及时记录路径内容的执行情况,对执行过的项目打勾,未执行项目打叉。1.2.4质量监控对入组病例严格按已制定的护理路径进行,由产科危重患者质量控制护理小组每月检查临床路径执行依从性,分析路径变异的原因,促进护理路径持续性质量改进和完善。1.3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卫生部《妊高征用药指导原则》关于疗效划分,显效:舒张压下降20mmHg,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舒张压下降10~20mmH

6、g,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改善;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指标,临床表现和体征无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产妇入院5d,每日血压取6∶00、14∶00、22∶00三个时间点测血压平均值。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干预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2,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和表3。表

7、1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组别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例(%)干预组(n=40)1721238(95.0)对照组(n=40)10171327(67.5)表3两组围生儿结局比较例(%)组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干预组(n=40)5(12.50)2(5.00)对照组(n=40)10(25.00)7(17.50)字2值3.5093.628P值0.050.053讨论临床路径(CP)是针对特定病种制定的一系列监测、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