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2传染病学 ppt课件

肺结核2传染病学 ppt课件

ID:20176495

大小:2.73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10

肺结核2传染病学 ppt课件_第1页
肺结核2传染病学 ppt课件_第2页
肺结核2传染病学 ppt课件_第3页
肺结核2传染病学 ppt课件_第4页
肺结核2传染病学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结核2传染病学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的和要求】熟悉痰菌检查的意义。掌握结核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掌握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常用抗痨方案。熟悉接种卡介苗的意义。一、症状(symptom)(一)呼吸系统症状:1、咳嗽(cough):2、咳痰(expectoration):3、咯血(hemoptysis)或痰中带血:4、胸痛(chestpain):5、呼吸困难(dyspnea):【临床表现】(clinicalmanifestation)(二)全身症状:1、发热(fever):2、盗汗:3、消瘦:4、乏力及食欲减退:5、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失调和闭经。6、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临床表现】(clini

2、calmanifestation)(三)特殊表现:(课外资料)1、无反应性结核病:2、全身过敏反应:包括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白塞病(复发性的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的三联征)、结核性风湿症等。3、肺外结核的表现:【临床表现】(clinicalmanifestation)【临床表现】(clinicalmanifestation)二、体征:取决于病变的性质、部位、范围或程度,早期病灶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多无异常体征。【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实验

3、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一)诊断依据:【诊断(diagnose)】1、流行

4、病学史2、诊断治疗经过3、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情况(二)诊断程序1、可疑症状患者的筛选2、是否肺结核3、有无活动性4、是否排菌(一)结核病分类:(二)病变范围:(三)痰结核菌检查:涂、集、培。(四)化疗史:初治和复治。(五)病历记录格式:三、诊断要点(见图)(一)结核病分类:(二)病变范围:(三)痰结核菌检查:涂、集、培。(四)化疗史:初治和复治。(五)病历记录格式:三、诊断要点(见图)1、继发性肺结核双上涂(+),复治2、继发性肺结核左中(无痰),初治按分类、部位、痰菌情况,化疗史程序书写,如:一、肺癌: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胸膜间皮瘤、转移性肺癌。二、肺炎:支原体

5、肺炎、病毒性及过敏性肺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一、肺癌: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胸膜间皮瘤、转移性肺癌。二、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及过敏性肺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三、肺脓肿:下叶肺结核有空洞时应注意与肺脓肿鉴别。四、支气管扩张症:表现慢性咳嗽、咳痰、咯血,与慢纤洞型肺结核相似。五、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六、SARS病和甲型H1N1流感:三、肺脓肿:下叶肺结核有空洞时应注意与肺脓肿鉴别。四、支气管扩张症:表现慢性咳嗽、咳痰、咯血,与慢纤洞型肺结核相似。五、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六、SARS病和甲型H1N1流感:三、肺脓肿:下叶肺结核有空洞时应注意与肺脓肿

6、鉴别。四、支气管扩张症:表现慢性咳嗽、咳痰、咯血,与慢纤洞型肺结核相似。五、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六、SARS病和甲型H1N1流感:1、病原体:变异冠状病毒和变异的流感病毒。   2、传播途径:可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   4、临床表现:   5、X线检查:非典为炎性及网状阴影,进展快。   6、治疗:七、其他发热性疾病:1、伤寒:2、败血症:3、白血病:4、纵隔淋巴瘤:5、结节病:一、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合理化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灭,最终达到痊愈。其他治疗如免疫、中药、手术、营养疗法等仅起辅助作用。【治疗】1944

7、年链霉素1946年对氨基水杨酸、结核胺1950年乙胺丁醇1951年异烟肼1952年吡嗪酰胺1955年环丝氨酸1956年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1962年卷曲霉素1965年利福平抗结核药物的发现(课外资料)(美国S.A.waksman)(一)化疗原则:1、早期:早期病灶A群菌多,血运丰富,药物浓度高,病灶可完全吸收。2、联合:耐药菌、不同菌群。3、适量:过量与不足。4、规律、全程:结核菌可长期处于代谢低落的半休眠或休眠状态,这就需要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度。(二)化疗的主要作用:1、杀菌作用。2、防止耐药菌产生。3、灭菌。(三)化疗的生物学机制:1、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