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4465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教学设计细胞是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基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始终占一定比例。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液泡的功能及原核细胞不同于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等都是重要考点。该节内容知识点多,各知识点之间相对较独立,因而教学中应注意和其他章节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角度去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设计意图 复习课教学,尤其是专题教学,如果再按课本的知识结构教学,学生往往感到乏味,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在多年的教学中,注重从整体
2、上认识生命现象,充分挖掘知识问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课堂知识结构,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兼顾学科间知识的渗透,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巩固知识的同时,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学生识图、辨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2课堂实施 2.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区别出示高等植物细胞、高等动物细胞、细菌、蓝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然后请学生思考问题:哪些是真核细胞?哪些是原核细胞?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除此区别之外还有哪些结构不同?然后引导学生从大小、细胞壁、细胞器、细胞核、细胞质DNA、实例等方面进行比较区别。并
3、及时巩固让学生思考:①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青霉素对病毒起不起作用,为什么?②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是不是选择透过性膜?在植物细胞工程中,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如何除去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③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进化趋势如何?真核细胞的出现,对于生物的进化有何重要意义?真核细胞趋向于小的原因是什么?④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什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没有染色体、纺锤丝的出现?⑤原核细胞具有哪种细胞器?其功能是什么?结合有关知识及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判断下列生物属于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有
4、无细胞壁?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有无叶绿体?有无成型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什么?新陈代谢的类型分别是什么?如变形虫、衣藻、蓝藻、大肠杆菌、硝化细菌、根瘤菌、乳酸菌、谷氨酸棒状菌、蘑菇、松树、玉米、松鼠等。 2.2高等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根据两个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判断哪一个是高等植物细胞,哪一个是高等动物细胞?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思考: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哪些?是否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有何功能? 2.3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提出以下问题: (1)细胞膜动植物细胞原生质的最外层,是什么结构?其组成、基本骨架、结构特点及功
5、能特点分别是什么?细胞膜有哪些功能? (2)细胞核结合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说明其细胞核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出入核孔的大分子物质是什么?有人用洋葱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能否看到染色体?若用碱性染料染色后,能否看到?染色体和染色质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转变? (3)细胞质首先明确细胞质的范围,指出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液态的细胞基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所含的酶及其功能是否相同?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哪些?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呢7.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如何?然后依次判断具有单层膜细胞器、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水生成的细胞器
6、、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含色素的细胞器、胰岛细胞中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而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等。最后总结生物膜系统的概念、作用及研究意义。 (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联系有丝分裂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思考: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哪些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只有保持细胞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分析与此有关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3及时反馈务在巩固 习题的设置要立足基础,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注意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可以
7、多角度、多侧面、多问题对同一知识点设疑。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从早上到中午花色的变化;放有红花的冷水在煮沸的过程中水的颜色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快速测定中种子死活的判定;哪些细胞内粗面内质网较多。再如,同样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可以这样设问,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能自主复制的细胞器、能独立编码蛋白质的细胞器、能发生碱基配对细胞器;同样是高 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