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4448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之二一、学习目标: 1、理解“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绝无仅有”等词语。 2、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学习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认识它的历史价值,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学习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准备: 课件、媒体。 四、学习时间: 1课时 五、学习过程: 一、情境入手,揭示课题 1语言学习要点:通过情境,读好课题中的音节及气势
2、。 2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师:同学们,看!(媒体:图片)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醒来,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指名读课题17秦陵兵马俑)“陵”字在这里要读准它的后鼻音。 师:和着鼓声,我请一位同学大声地读一下课题。瞧,士兵们多得数也数不清(出示兵马俑图片),来,我们读出它的磅礴气势:读——秦陵兵马俑)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例。 1语言学习要点:找出文中的三句关键局,理清文章结构。 2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1)观看录像(秦始皇及西安秦陵兵马俑) (2)师:谁能用4字词语来谈谈感受?
3、 说明:因为因为秦陵兵马俑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遥远。课的开始,教师就运用用一段影音录象拉近了学生与秦陵兵马俑的距离,使其身临其境。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使学生能整体地、初步地感知秦陵兵马俑的特点,为情感的激发、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3)过渡:秦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中陪葬的陶制人像。它们成千上万,组成了一个神奇的地下军阵,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墨走进那千年传奇! (4)要求:打开书本,自由、轻声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然后思考,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概括地介绍了兵马俑?(3句) (5)评价:
4、 (出示第一节: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时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在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说明了秦岭兵马俑的地位,你能找到他们吗? (板书: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6)出示第三节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过渡:世人之所以把这么高的评价给予秦陵兵马俑是因为它具有这两个特点,不仅——生读:规模宏大。而且——生读: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一组关联词就把两大特点言简意赅的交待清楚了。 (7)课文写它规模宏大是在第几小节?(第2节) 写它类型众多,个
5、性鲜明是在?(第4-10节) 因此这句话同时还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8)出示最后一节 这最后一节中与课文开头“举世无双”相对应的词是“绝无仅有”。“绝无仅有”的是它模拟的军阵排列“惟妙惟肖”。 (9)同学们请看荧屏。 师引读:你们瞧作者在一开始就总起地介绍了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接着作者具体的告诉我们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最后他不禁感叹道——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说明:*通过整体读文后的交流,及时有效地融入本科的关键词语,让学
6、生藉助板书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总分总”的写作手法,以此为突破口进入全文重点段落的教学。 三、研读文本,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1语言学习要点:了解文章写作手法,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2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1)学习第2小节 ●师:兵马俑的规模究竟如何宏大?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自由读读第2节,试着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 ●个别读,师生合作读。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文中打了个比方形象地告诉我们说它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真是惊人呀!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表现出来,再读。)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师:真不敢
7、相信自己的耳朵,竟有7000个,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到了强烈的震撼力;难怪兵马俑享誉世界呀!)。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出示3个俑坑图片)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师做动作)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14260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呢?我们也来打个比方,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极为壮观。)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真是举世无双!) 说明:以读代讲,要求学生用朗读来感受兵马俑 兵马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