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绩效文献综述

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绩效文献综述

ID:20133539

大小:60.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绩效文献综述_第1页
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绩效文献综述_第2页
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绩效文献综述_第3页
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绩效文献综述_第4页
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绩效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绩效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绩效文献综述【摘要】文章总结和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及再融资之后效益变化的的相关理论研究,对我国股权再融资相关研究做出评述,指出其研究局限性和进一步值得探讨的方向。【关键词】股权再融资;文献综述;融资效益一、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文献综述(一)国外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试图找出影响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方式的因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Smith(1977)和eckbo,Masulis(1992)的研究发现,美国市场的股权再融资并不是选择成本

2、最低的方式进行融资,而相反的热衷于成本相对最高的方式再融资。Smith认为虽然配股的发行成本低于增发,但是上市公司的某些控股人可以通过承销增发新股获得额外的利益,这些看不见的利益来自承销商。Hermano(1981)研究发现美国很多上市公司中有部分来自投资银行的高层,他们可以通过游说或者施加压力的方式使公司通过增发的方式发行新股从而配售一部分股票给董事会成员,且这样的行为并不要求披露,所以美国很多上市公司选择了增发。(二)国内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研究对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学者得出的观点不尽

3、一致,主要在于选取的时间和公司业绩的衡量指标不一致。肖娴(2014)通过对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较越高,公司越有可能选择配股作为再融资渠道。并且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比较而言,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越大越倾向选择定向增发。金刚(2014)发现国外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几本遵循优序融资理论,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却放好相反,相对内部融资来说,更加依赖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不到十分之一。二、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益文献综述(一)国外对再融资后公司业绩的相关研究传统的财务理论结果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上市公司股

4、权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总体出现下滑趋势,并从不同方面做出了解释:KalayandShimrat(1987)研究发现,1070-1982年通过增发的上市公司新股宣告前10天与后60天的股价明显下滑。HessandBhagat(1985)认为,公司股票的增发数量与股价呈现负相关,增发规模越大,在同等需求下的市场反应越消极,可能导致股价的下跌就越明显。MyersandMajluf(1990)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研究,认为公司内部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并且发行新股会稀释控制权,因此在市场发行新股时可能会下调对公

5、司预期而导致公司股价下跌。(二)国内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后业绩的研究我国对于再融资之后企业的业绩研究大部分局限于短期业绩,并且对于股权分置前后公司业绩变化也受多方面的影响,故我国学者的研究与国外经典理论的结果并非完全一样。(1)对配股后公司业绩的研究:王小哈(2002)通过考察1999年的62家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发现这些选择配股的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之后业绩有下降趋势。(2)对增发后公司业绩的研究:陆满平(2002)的实证研究表示,增发新股使公司业绩获得很大幅度提升。上市公司增发会出现短暂的资产收益率的下降,

6、但随后几年会逐步提高并且趋于稳定。、从国内外文献来看我国股权再融资的研究方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并不一定都能解释我国证券市场的现象并作出相应指导,所以未来在如何优化企业的再融资结构、建立企业再融资风险预警可能会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在深圳和上海开始股份制改革并且试办证券交易。经过十年改革,中国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是,股权分置对我国的证券市场影响依然很大,股权分置导致了大小股东的利益不一致,还使国有资产因缺乏流动性而未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对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和金融政策变

7、化等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应该如何选择再融资方式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关于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通过我国证券市场的数据看来,在08年以后选择增发的公司最多,从再融资后的业绩看来,多数学者赞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在融资业绩低下,在短期内公司再融资后的业绩都出现下滑趋势。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成熟,无法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之后的长期业绩进行总体的分析。相关的法律制度、监管政策也不是很完善,这可能导致公司再融资前后的评价指标出现误差,无法真实与预测未来市场的偏好和走向,更难以形成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经

8、典理论,所以对于我国股权在融资业绩的结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框架,这也是今后股权再融资方向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的地方。参考文献[1]Smith,C.W.Jr.Alternativemethodsforraisingcapital:rights&underwrittenoffer.[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77.[2]章卫东.上市公司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