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常”与“变”

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常”与“变”

ID:20123896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常”与“变”_第1页
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常”与“变”_第2页
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常”与“变”_第3页
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常”与“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常”与“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常”与“变”  回顾2015年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大事件,“人大教授孙家洲发公开信断绝与其硕士生的师生关系”应是其中最具话题性的事件之一,教授决意与学生断绝来往,师生伦理再度引发思考。  教师职业道德当中的师生伦理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因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二者间的关系应当包括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及垂范与效法的关系。同时,由于年龄的差距使教师与学生在认知、思想、阅历、经验等诸方面存在差异与矛盾,在信息社会中,学生不再是单向度的接受知识,尤其在面对不少新生事物时教师也需要向学生学习,正所谓教学相长,因此,在师生伦理关系中就有

2、必要强调平等。也许,这里的平等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教师做为教育者,很难主观上将学生视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主体。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应当是双方平等相待,以诚相见。而教师尤其应当发挥其主动性,努力践行师生的平等关系。  一、师道尊严之常  我们传统的教育伦理内涵丰富,包括: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师道尊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其中,“师道尊严”的内涵最为丰富,它出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是说大凡为学的道理,让老师有威严是很不容易的,只要老师有威严了,那么学说和道理才会庄严。道理庄严了,

3、人们才懂得尊重学业。“为师者道既尊且严”。人们只要提起“师道尊严”,很多人的脑中便出现一副专门板脸对付学生的冷冰冰的不容置喙的面孔。实际上,它原本是对教师自身道德的严格要求。“只有在敬德修业方面,乃至于一举手,一投足,都能符合为人师表的标准了,堪为晚辈后生师法效从了,一个人才算是符合了‘为师之道’,也才算凭靠着后天的修养,获得了‘为师之尊’”。[1]每个人在整个求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老师,其中一些以“为师之道”获得了“为师之尊”的师者最终实际上构成了我们未来个人生活场景与价值观念的主干。由此可见,师道尊严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以及深远影响。而真正践行了“师道尊严”的老师也格外值得敬重。  二、师

4、生伦理之变  也许,有人会针对传统的“师道尊严”日渐式微这一不争的事实,认为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的本质就是契约关系,这就意味着解除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那么就有必要追问什么是契约关系?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契约精神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  师生伦理在当下时代应具有哪些基本内涵?“过去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在师生伦理上,正在形成一套新的价值系统。这一套新的价值系统不一定是不如过去的,它是特定时空中的产物,反映了我们的生活和制度,任何企图用旧传统来规范新时代的努力都是徒劳的”。[2]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样,一个时代也应当有一个时代的师生伦理关系。不是恢复旧有的,而是从旧有的当中生发出新质

5、,让它既能面向新的时代,适应新的要求,又能与过去对话。这其中尤其应当注意出现的新变化,具体而言,师生关系中,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不盲从轻信权威,敢于质疑,毕竟在信息化时代中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已然成为历史,而对于在现代民主意识熏染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而言,批判精神与自我意识的较大发展,使他们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与信仰几无可能。从教师方面来说,应当提倡更加宽容的胸襟,时常提醒自己“与我意见不同的并不一定是错的”。  三、如何面对常与变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一般而言,师生之间两代人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由此导致双方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也并不足为怪。如事件中的人大孙教授是195

6、0年代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生长经历必然使他的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无法容忍学生晚辈对该领域学术权威的质疑与嘲讽,硕士生郝某是“90后”,年轻人的锐气与勇敢使他“无端嘲讽”几位名教授,还用了“垃圾”一词,这让他在导师眼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狂徒”,进而怒不可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个观点:怒是教师的大忌。愤怒的情绪会使教师发生行为偏离,因而造成某种意想不到的后果。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情绪可能带来更大危害。发公开信断绝师生关系。这种处理方式无疑是非常严厉的,郝某一下子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大概从未想过在微信朋友圈中逞一时口舌之快,却给自己带来如此厄运,据说他本人意识到未来在京读

7、博的计划已经十分渺茫。教授如此做自然是要以正视听,让郝某深刻反省,但如若仔细考量,未必就没有利己之义,将私议变为公论,话语权并不对等,恐怕也是担心学生的“狂妄之论”累及自己,所以坚定的撇清关系。那么,就有一个问题,教师的主要职责究竟是什么?韩愈在《师说》中以“传道、受业、解惑”六个字扼要概括了教师的作用,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传授知识是其中的核心重要内容,教师可以被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获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