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分析

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分析

ID:20120635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分析_第1页
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分析_第2页
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目的:分析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木溶血的影响。方法:1000例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既需要静脉输液又需要静脉釆血的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0例。A组采用留置针连接采血器采血;B组采用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溶血率与溶血程度。结果:B组的溶血率为25.40%,高于A组的14.20%,差异显著(P<0.05),同时,轻度溶血、中度溶血、重度溶血的程度对比中,B组均高于A组,差

2、异均显著(P值均<0.05)。结论:留置针连接采血器采血优于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值得推广。关键词:外周静脉;不同釆血方法;急诊;血标木溶血是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和其他物质释放到血浆中,从而导致细胞膜的分裂与破坏,它是造成血标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认为[1],影响血标木溶血的因素很多,如容器不合格、抗凝管使用不当等。在急诊血标木的采集中,溶血更为多见。此外,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标木的溶血发生情况也有影响,但目前临床上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存在争论,故我院将临床上两种常用的采血方法的溶血情况进行了比较,现将研究

3、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11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既需要静脉输液乂需要静脉采血的1000例患者。排除标准:年龄<18岁;非一次性抽血成功者;自身存在高溶血状态的患者,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0例。A组中,男234例,女266例,年龄20岁-68岁,平均(51.1±2.1)岁;B组中,男255例,女245例,年龄19岁-70岁,平均(52.5±3.6)岁;经统计,两组患者在男女性别比

4、,发病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采血物品静脉留置针、真空采血器、真空采血管(美国BD公司)及10ml注射器。1.2.2采血方法A组采用留置针连接采血器采血;B组采用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具体方法如下。A组:准备好采血用物,试验人员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留置针型号,在留置针常规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固定,将真空采血器与留置针连接进行采血,采血完毕分离注射器,连接输液管输液。B组:先将注射器去掉针头备用,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留置针型号,常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

5、敷贴固定,将注射器与留置针连接进行采血,轻轻抽出血液,采血完毕分离注射器,连接输液管输液,并将血液沿管壁慢慢注入真空采血管。1.3评价标准常规离心血标本后,按照Lowe等制订的标准判断溶血情况,轻度溶血:血清血红蛋白<1000mg/L,离心后血清为粉红色;中度溶血:血清血红蛋白2000〜3000mg/L,离心后血清为紫红色;重度溶血:血清血红蛋白>3000mg/L,离心后血清为红色或深红色。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

6、,P<0.05吋,则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2结果表1可知,B组的溶血率为25.40%,高于A组的14.20%,差异显著(P<0.05),同吋,轻度溶血、中度溶血、重度溶血的程度对比中,B组均高于A组,差异均显著(P值均<0.05)。3讨论据文献[2】报道,血标本溶血造成标本不合格的比例波动于12.27%〜37.94%。分析本次研究结果,我们发现A组比B组溶血率低,这是由于留置针接真空采血器采血消除了两次血标本来冋转移,减少了发生采血量不足的可能性,而且注射器难以控制压力,尽管动作很轻,但还是很难避免

7、压力不均的弊端,如果用力过度,易形成冲击和湍流,引起机械性红细胞破裂,或注入试管吋产生气泡,表面张力减弱造成溶血。A组真空采血管中负压固定,当血液到达所需的定量吋会自动停止血流,故留置针接采血器采血比留置针接注射器的溶血率要低。但本研宄扔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血标本采集的吋间均在8:00〜18:00,并不能够完全代表急诊室全天的血标本溶血情况;本研究没冇记录扎止血带的吋间,只是从有关文献[3]获知扎止血带时间<lmin可以忽略止血带因素对溶血的影响,从而确定为本试验的标准,有待以后的研究者能够弥补这一不足;由于没

8、冇统一的判断标准,所以抽血的难易程度及血流通畅程度是由操作者自行判断的,操作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参考文献:[1】王进,金静芬.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48-851.[2】李莲,梅彩玲,刘兴燕,等.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采集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