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

《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

ID:20091604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_第1页
《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_第2页
《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_第3页
《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_第4页
《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短文两篇》(蝉,贝壳)人教七上6  3.《短文两篇》(蝉,贝壳)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重点难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学习

2、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想】  1.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

3、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2.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3.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另有笔

4、名萧瑞、漠蓉。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二、课文朗读:可以根据学生

5、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三、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蝉》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

6、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

7、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4.写作特点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