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PPT课件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PPT课件

ID:20069054

大小:1.21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8-10-09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课时目标1.掌握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时的护理措施。2.熟悉各种常用药物和适应症、禁忌症、常见不良反应。3.了解心理治疗的概念。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精神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躯体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其他治疗第一节精神药物应用与护理精神药物分类1、抗精神病药2、抗抑郁药3、抗焦虑药4、抗躁狂药一、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抗精神病药亦称精神阻滞剂。用于治疗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情感行为障碍等严重的精神障碍,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一)分类典型抗精神病

2、药物: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在治疗中可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代表药物为氯丙嗪、氟派啶醇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HT2A和D2受体。治疗中较少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代表药物为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二)临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即抗幻觉、妄想作用(治疗阳性症状)和激活作用(治疗阴性症状)2、非特异性镇静作用3、预防疾病复发作用1、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控制躁狂发作,以及用于其他具有精神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3、。2、禁忌证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闭角型青光眼,既往有同种药物过敏史者禁用。白细胞过低、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三)不良反应与处理抗多巴胺能效应(锥体外系反应)抗胆碱能副反应抗肾上腺素能效应其他不良反应精神方面的副反应恶性综合症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反应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震颤麻痹综合症:表现运动不能、肌张力增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处理:采用减少药物剂量或加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2)静坐不能:不能静坐、静站、不安宁、下

4、肢不自主运动、常来回踱步。处理:口服心得安、安定等。(3)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颈面综合症或肌肉痉挛,引起呼吸困难、发绀或窒息,或为动眼危象,眼球上翻或偏向一侧伴眼睑痉挛。处理:肌注东碱。(4)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口、舌、身体、四肢有不自主的怪异动作,如伴鬼脸、伸舌头、咀嚼动作、不停眨眼、手足耸动挥舞等。预防为主。抗胆碱能副反应可发生口干、尿频、尿急或尿潴留、视力模糊、鼻塞、流涎、无力、少汗、眩晕、恶心、呕吐、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轻者可不作处理。重者应减药或停药,必要时用毒扁豆碱肌注或静注。抗肾上腺素能

5、效应主要有镇静、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鼻出血、射精抑制。体位性低血压多在服药初期迅速改变体位时发生,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面色苍白、摔倒等。禁用肾上腺素。精神方面的副反应在开始使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时,出现过度镇静作用,患者常出现乏力、嗜睡、精神不振等,可逐渐耐受;有时患者还可表现焦虑、抑郁、木僵或者兴奋、躁动等。一般在停药或减药后即可消失。(1)对肝脏的影响(黄疸)(2)药疹(3)粒细胞缺乏(4)心律不齐(5)情绪抑郁(6)体重增加(7)泌乳和闭经。其他不良反应主要表现高热、意识障碍、震颤

6、、肌强直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如心悸、出汗等。患者可伴发感染、心衰、休克而死亡。处理原则是立即停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同时可以给以溴隐亭及肌肉松弛剂等药物,并对症处理。恶性综合症二、抗抑郁药的应用抗抑郁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间脑,特别是下丘脑,其次是边缘系统。用于治疗抑郁状态和预防抑郁障碍反复发作。部分抗抑郁剂对强迫、焦虑、惊恐发作、躯体化症状有效。(一)分类1、三环类抗抑郁药2、四环类抗抑郁药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临床已较少使用)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二)临床应用1

7、、适应证:适用于各种抑郁障碍、强迫障碍、焦虑障碍、慢性疼痛、进食障碍等。2、禁忌证:严重心、肝、肾疾患,粒细胞减少,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妊娠一个月内禁用,癫痫和老年人慎用。(三)不良反应及处理1、抗胆碱能反应:最常见,表现为口干、视物模糊 便秘、震颤。严重可出现尿潴留、肠麻痹。2、中枢神经系统:嗜睡、乏力、诱发癫痫。3、心血管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电图异常。4、其他:胆汁淤积性黄疸、痉挛发作和粒细胞缺乏、体重增加、过敏反应性功能障碍5、药物过量和急性中毒:急性中毒表现为昏迷、痉挛发作、心律失常

8、三联症。(四)新型抗抑郁剂适应证:抑郁障碍、强迫障碍、贪食症等。主要优点可用于伴心脏病的抑郁症、老年性抑郁、器质性抑郁,适用于不能耐受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厌食、腹泻等。三、抗躁狂药的应用抗躁狂药又称心境稳定剂,是治疗躁狂以及预防躁狂或者抑郁发作的药物。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某些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一)碳酸理1、适应证:主要治疗躁狂和预防双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