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探讨

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探讨

ID:20054096

大小:62.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探讨_第1页
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探讨_第2页
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探讨_第3页
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探讨_第4页
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探讨[摘要]为了能够进一步探究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了解草果产量情况,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对2012年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草果进行分析研宄。本文主要就草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草果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关键词]草果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挂果率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S567.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8-0101-01草果是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阔叶林中,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作物。草果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现有草果种植面积达5

2、1632亩,2015年,经农业技术部门统计,己挂果的草果产量达951吨,按照当年市场价计算,获得经济收入703万元,成为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的重要支柱产业。由此,本文主要就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委会10年株龄草果和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5年的株龄草果作为研宄实验对象。首先对草果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阐述,深入探宄同草果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当前学术界关于草果的研宄更多的是局限在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等几方面,主要从草果产量形成特性等几个方面着手研究,有助于为后续研宄和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调查方法选取2012年10月〜11月草果收获季节期间,就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

3、委会10年株龄草果和拉马底村委会5年的株龄草果作为研究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对两种草果的生长特性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中,10年株龄草果和5年的株龄草果中样本容量为60株和72株,同时还包括椭圆形和梭形,两个类型分别占总样本容量的1/2。1.2测定指标及方法随机选择选择更具代表性的草果植株,并且将选取的植株营养枝、生殖枝和穗数信息记录下来。这种随机选择方法能够保证实验公平,确保后续实验结果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根据记录数据,将植株上的果穗剪下来,实行脱离处理,并将脱粒后的小果混合在一起,用电子称得出最终的单株草果产量;根据植株小果数量,将穗装入网袋中贴上标签,最后在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计

4、算最终的草果挂果率。1.3数据分析对实验所得数据结果处理和分析需要借助专门的软件系统实现,为DPS9.50数据处理系统和Excel2010电子表格进行处理,所得结果更加精准。2结果与分析2.1草果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草果产量主要是从植株体生殖器官实现,是以计算单位植株体上小果数量为主,草果植株产量构成因素包括每株穗数、每穗果数、挂果率、每穗花数和果重。如表1:从表1中不难看出,两种不同株龄的草果在产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单株产量保持在0.15〜6.70kg/株之间,其中单数福贡县的10年株龄草果单株产量较低,福贡县石月亮乡5年株龄草果单株产量较高,两者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不

5、同株龄草果每穗花数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株龄草果每穗果数在2〜33果/穗之间,两者差异十分显著(P小于0.05);不同株龄草果挂果率偏低,5年株龄草果平均挂果率仅有14.4%,10年株龄草果平均挂果率为12.86%,两者差异十分显著(P0.05)。2.2草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分析在对草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分析后,能够发现草果产量构成因素中,除了果重以外,其他每个因素同植株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只有果重因素是同植株相关不显著,没穗果数和挂果率之间则是呈现极显著线性正相关[1]。由此看来,草果每株穗数对于草果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每穗果数。3分析与结论本文通过对

6、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委会10年株龄草果和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委会5年株龄草果产量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委会5年株龄草果单株产量要明显高于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委会10年株龄草果单株产量。草果作为一种多年生植物,具有自我调节种群密度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草果植株产量构成因素对于产量影响较大,除了果重以外其他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植株的产量,而福贡县米俄洛村委会10年株龄草果每穗果数和挂果率低于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委会5年株龄的草果[2]。此外,草果生产中,增加草果每株穗数和挂果率能够有效稳定草果植株总产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1]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

7、等.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4,15(3):1-8.[2]陈卫华,黄宗洪,甘雨等.杂交水稻健优388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4,13(8):65-6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