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

ID:25690746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第1页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第2页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第3页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第4页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freelaestivumL.)主导品种郑麦9023、襄麦55、襄麦25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4125,其次是千粒重,为0.2872,贡献最小的是每穗粒数,为0.1517,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一致;不同年度间.freelaestivumL.);变异系数;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AnalysisonYieldponentsofyofHubeiProvince,Xiangyang441057,Hubei,China)Abst

2、racts:Accordingto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yieldandponentfactorsofthreeaestivumL.)cultivars,Zhengmai9023,Xiangmai55andXiangmai25during2009~2012,effectivespikenumberhadthemost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berperspikehadtheloberperspike.Inordertoreachthemaximumyield,

3、thebreakthroughshouldberealizedonincreasingthegrainnumberand1000-kernel-umeffectivespikenumber,andcoordinatetherelationshipamongthethreeindexes.KeyaestivumL.);variationcoefficient;yieldponent;correlationanalysis随着世界粮食生产形势日益严峻,进一步提高小麦(TriticumaestivumL.)产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小麦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的,在高产水平条件下,提高小麦产量,应在群体适宜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把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作为突破,实现三者的最佳协调关系,力争达到产量最大化1-3。目前关于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已有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是横向比较,即同一年度间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2,4,5,而不同年份间产量构成因素研究较少。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襄阳市3个主栽品种郑麦9023、襄麦55、襄麦25在2009-2012年的生育期及产量各因素的调查,分析了本地区小麦产量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

5、献最大,但在不同年际间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进而探讨提高千粒重的途径,旨在为本地区的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是郑麦9023、襄麦55、襄麦25,3个品种均为湖北省的主栽小麦品种。1.2试验方法试验于2009-2012年进行,每年10月播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3.3m2,3个重复,常规麦田管理。1.3测定项目在小麦生育期间调查各品种的抗病性,小麦落黄时调查各品种的株高、有效穗数,在收获后室内调查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及各小区的实际产量。1.4统计与分析各性状取各年度间平均值,并采用

6、DPS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2结果与分析2.13个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对3个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表1),结果表明,3个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均呈正相关,且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粒数,说明有效穗数对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均为正相关关系,说明有效穗数的增加并不会引起每穗粒数、千粒重的下降。2.23个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通径分析对3个品种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表2)

7、,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为0.4125,其次是千粒重,为0.2872,每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小,为0.1517;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均为正效应,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趋向一致。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效应均为正值,且其中任一因素通过其他因素对产量的间接效应也均为正值,说明任一产量构成因素的提高对产量均有促进作用。有效穗数对产量主要是直接影响,而间接影响较小;千粒重主要通过有效穗数对产量的间接影响而影响产量;每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均较小。2.3不同年度间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对3个品种的有效穗数、

8、每穗粒数、千粒重进行变异系数分析(表3),发现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从结果可知,在不同的年度间,产量性状最稳定的是每穗粒数,其次是有效穗数,最不稳定的是千粒重,因此说明千粒重的调控性很大,如果在有效穗数及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