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研究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研究

ID:20052472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研究_第1页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研究_第2页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研究_第3页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研究1.李彦《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重新认识》《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月2.芦丽娟、王跃路《对生产劳动范畴的再认识》《经济论坛》2003年第十四期3.曹子勤、吕志敏、马熙融《唯物史观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前沿》2003年第2期4.赵茂林《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理论探讨》2004年第2期5.柳新元《从劳动总概念及其细分的角度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3年1月第16卷第1期6.曹新《生产劳动定义解析》《理论与改革》2003年2月7.周少岐《生产劳动概念新表述质疑》《岭南学刊》2004年第五期8.李战奎《

2、对生产劳动的哲学考察》《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9.余建新《非生产劳动的向度》《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7月第28卷第4期10.张昆仑《对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能否创造价值问题的新认识》《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11.李俊《拓展深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8月第25卷第4期12.王华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力劳动的统一——兼论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性》《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1期13.袁景衡《生产劳动研究述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5月14.程恩富《生产性管理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社会科学》1995年第7期15.赵子文

3、《自利性市场交换劳动是生产劳动》《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16.李战奎《唯物史观视角的生产劳动》《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4卷第2期17.魏彩霞屈炳祥《对教育是生产劳动一说的质疑——关于教育劳动的性质与同仁的商榷》《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第37卷第5期18.郑海侠张忠权《非生产劳动参与价值分配的合理性》《科技创业周刊》2004年第11期19.卿前龙胡跃红《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第18卷第1期20.崔战利《服务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在服务生产领域中的拓展》《南京政治学

4、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21卷21.张昆仑《对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能否创造价值问题的新认识》《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3期22.王述英《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拓展到服务生产》《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23.楚永生王玉萍《马克思的劳动范畴及其层次性分析》《理论探索》2004年第4期24.何俊生《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创造价值的本义探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25.张井《企业管理是高次方的生产劳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26.李志国《商业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9月第3卷第3期27.铉墨《是唯物主义

5、的“一元论”还是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评〈评何炼成先生的“生产劳动理论观”〉》《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33卷第2期28.郭小鲁《关于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与分析》《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

6、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2003年4月第15卷第2期29.张远秀《论生产性劳动的外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30卷第6期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研究观点摘录一、中外经济学界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标准重商主义从商业资本的运动出发,认为金银及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攫取金银。认为开采金银矿藏,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才是生产性劳动,其他的一切劳动都是非生产劳动。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生产“纯产品”(剩余农产品),只有农业才是唯一的生产部门,工商业是不生产部门,工商

7、业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斯密提出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区分的两条标准:第一,斯密认为能生产增加的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反之,就是非生产劳动。第二,斯密认为劳动是固定在商品上,不会随生随灭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反之,劳动不固定在商品中的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非常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如果生产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从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角度看,只要能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否则就是非生产劳动;如果生产的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