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走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ID:2005027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走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_第1页
走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_第2页
走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_第3页
走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_第4页
走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走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存在模糊不清,过于概括,提问过于琐碎,提问一点即过,提问机械化,提问漫无边际的误区。走出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笔者的进行了下尝试: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提问要阶梯性设计,化难为易;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误区  Goesoutthejuniormiddleschoollanguageclassroominquiryt

2、heerroneouszone  ZhangYunliang  【Abstract】Inthenumerouslanguageteachingmethod,theclassroominquiryappearsespeciallyimportant.Hoinquiryexistsslurred,toosummarizes,theinquiryistootrivial,inquiresaspotnamely,theinquirymechanization,inquiresthelimitlesserroneouszone.inquirythe

3、erroneouszone,theauthorcarriesonunderhasattempted:Holdstheturningpoint,theestablishmentcontradiction,theactivationthought;Theinquirychangesstraightisatune,fascinating;Theinquiryeltspresseseasily;Theinquiryshouldalsoraisestudent'sradiationthought.  【Keyiddleschoollanguage;

4、Classroominquiry;Erroneouszone    【】G633.3【】B【】1001-4128(2011)07-0153-01    1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课堂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的作用就突显出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  1.1提问模糊不清。老师提的问题不是繁多,就是超前,或者复杂,因而,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提的问题,或者对所提的问题只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例如教《项

5、链》时,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就提出“路瓦栽夫人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这个问题,学生就难以理解。  1.2提问过于概括。教师提出的问题太抽象。如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一开始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要从文章中领悟出什么样的生活真谛?”这个问题问得过于空泛和笼统,学生对问题不知所措,无法从准确的角度给教师一个贴切的答案。  1.3提问过于琐碎。有时候,教师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课文的知识,把课文肢解出来讲解,拼命地挖掘文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问题无论大小,全都面面俱到的进行详细的阐述。这种教师,责任心强,用心良苦,想让学生扩大知识面,但

6、吃力不讨好,学生并不可能一下子都能全部掌握这些知识,而且还破坏了作品的整体美。真是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1.4提问一点即过。所提出的问题仅在表面停留一下,然后便改变方向或话题,这无形之中便舍弃了问题本身应挖掘的、值得学生去学习和探讨的东西,使提问如蜻蜓点水、水过鸭背,毫无实际意义和收获。  1.5提问机械化。提出的问题无“弹性”,在课本上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这种提问,回答没有回旋余地,大有教师把答案强加给学生的嫌疑。  1.6提问漫无边际。提的问题只有局部意义而无整体联系,一会说东,一会说西,目的不明确,中心不突出,漫无边际,犹如散兵游

7、勇,关系松散,无条无理,让学生得到的只能是一盘不知其色、不知其味的“杂烩”。  2进行有效课堂提问,走出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尝试:  2.1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我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

8、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特别注意发问的技巧。开篇就提问:“孔乙己姓甚名谁?”,“他真的姓孔吗?”。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