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03583
大小:5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14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制定标准的意义与必要性猴头菇,隶属担子菌门、蘑菇纲、红菇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猴头菇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为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被誉为“素中荤”、“植物肉”,猴头菇含有的脂肪、磷、硫胺素等,与目前人工栽培的各类食用菌相比,均居首位。猴头菇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无毒,具有利五脏,健脾益胃,降胆固醇,抗癌,保肝等功能,适用于消化不良、体质虚弱等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猴头
2、菇子实体内含有多肽、多糖和脂肪族酰胺等物质,具有抑制癌细胞、增强细胞活力、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并且还能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性、增加重要器官的循环血量。猴头菇还具有滋补强壮,调节血液循环和免疫作用。用猴头菇菌丝体制成的“猴头菇菌片”,是治疗胃痛、胃闷胀、胃窦炎和慢性胃炎的特效药,用猴头菇作主要原料制成的“胃乐新”是治疗胃痛及消化不良的著名中成药,近年开发的“猴头菇口服液”18也深受消费者欢迎。民间用猴头菇治病的方法甚多,如将猴头菇水发后切片,水煎服,黄酒为引,或猴头菇炖鸡汤服
3、,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等症。河南省是我国猴头菇主产地之一,2006年7月24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河南省地方标准《猴头菇生产技术规范》(DB41/T479—2006),该标准曾对我省猴头菇生产起到一定技术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猴头菇研究的深入,对猴头菇的认识逐步提高,全国各地不同的栽培模式及出菇方式在我省猴头菇生产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猴头菇及其加工产品逐渐被人们接受,其消费量也逐渐增加,尤其是猴头菇在“猴菇饼干”中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猴头菇产量的提
4、高。在目前尚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且旧的《猴头菇生产技术规范》已不适应生产实际的情况下,为了规范猴头菇生产技术,建立与河南省产地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标准,打造地方猴头菇特色产业,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将有利于提升河南省猴头菇栽培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提高猴头菇产量和质量,促进猴头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制定标准任务来源《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出,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6]127号)
5、下达制定计划,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负责起草。18三、标准的制定过程1、工作基础。猴头菇是我省一个重要的食药兼用菌栽培品种,在我省三门峡、洛阳、南阳、驻马店、商丘等地方均有种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是我省重要的地市级科研单位,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猴头菇栽培技术研究水平处于我省前列。2013~2015年,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猴头菇种植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及泌阳县王店乡珍稀食用菌示范基地,对我省猴头菇不同栽培模式进行了实践验证,为本标准
6、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4月主编并出版了《猴头菇种植能手谈经》一书。2、组织编写。(1)成立标准起草小组《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立项后,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作为负责起草单位,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起草小组,并确定了起草小组人员,制定了标准编写计划,对查阅文献、重复有关实验以及资料整理、调查生产现状与实践验证工作,进行分工。(2)查阅文献与实验182015年10月起,标准起草组查阅了国内外对猴头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及生产技术的有关文献,并进行了一些试验,整理出了所需的资料。为起草标准作了文献
7、与科学数据等方面的准备。(3)调查生产现状与验证标准起草组成员在对我国不同区域猴头菇种植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重点调研了河南省猴头菇种植情况。标准起草组成员深入猴头菇基地和农户,广泛进行调研,认真听取意见和收集相关资料和采样,进行了必要的检验,获得了检验数据,并且收集了历年来的检验报告。(4)起草征求意见稿2016年6月,标准编写组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编写提纲,同时召开了标准起草小组会议,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对编写提纲进行了讨论
8、,提出了修改意见。会后由执笔人班新河对编写提纲进行了修改,根据修改的编写提纲,于2016年7月编写完成《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初稿。(5)广泛征求意见18为保证规程的科学性,起草小组对《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初稿多次讨论研究,于2016年8月编制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将征求意见稿发函给河南农业大学申进文教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康源春研究员、孔维威博士、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李峰研究员、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杜适普高级农艺师、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黄桃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