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浅析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复习

试论浅析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复习

ID:20018130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试论浅析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复习_第1页
试论浅析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复习_第2页
试论浅析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复习_第3页
试论浅析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复习_第4页
试论浅析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浅析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HRPlanningSystemIntegrationandUpgradingResearchofASuzhouInstitution浅析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常宁二中殷巍一年一度的高考,大二言之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小而言之是关系千千万万莘莘学子的前途和命运。可谓事关重大。考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沉重的学习压力,更要讲究学习的方法。本人抛砖引玉,还请多指教。优化专题,培养能力。专题复习即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长远问题为中心),以课本为依据,以高中历史课程新课标为参考,结合热点,分析历

2、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专题的确立应该合理,既要体现历史学科特点(过去性、借鉴型),又要瞄准高考方向(长效、时效热点)。在专题复习中应注意多做一些小而灵活的专题,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通过专题的形式将课本上零散的知识串在一起,不要求过难过深,要浅而全。高中历史新课程与以往课程相比,有三个显著变化:一是强调了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二是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体系,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要求;三是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

3、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高考,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全面考查不会变,我们历史学科的复习备考要紧扣这些基本要求;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2007年的历史高考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在备考视野、目标、任务、路径和策略上必须审时度势、积极探索。为此,我们对2007年的高三历史复习备考有了一些新想法、新建议。一、落实新课改三维目标,巩固探究学习成果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亮点之一,就是强调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意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

4、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因此,高考复习必须在课标上做足文章、下足工夫。1、落实课程目标,探索历史课程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和途径。对知识、能力与方法教师们的复习备考还是比较有经验的,这里不多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标共写了三段话,根据专家的概括,大致包括三个层次:(1)个体方面: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2)国家观方面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以及由此升华的自豪感

5、、责任感和人生理想;(3)国际观方面:国际视野、全球文明和开放意识。对此,我们一定要设计相关的专题让学生练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思想和观念,又可使学生在分析、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时有一个基本的方向、意识和路径。从测试的角度说,目前的训练应该定格在“知道了”(注意并记住了相关的历史事物和观点)“接受了”(对相关的历史事物和观点的认同或否定)这两个层次就可以了。例如:这是近代某位民族英雄的两句名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问:①这位民族英雄是谁?②根据

6、你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学习,概括列出他在领导禁烟工作方面的主要功绩。③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本题就考查了学生对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决心、历史功绩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正确的荣辱观的“知道”“接受”情况。2、巩固探究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新课标要求“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谓“探究学习”,指的是教材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运用已积累的知识、方法和所提供的材料,独立自主的思考、探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实,探

7、究学习的理念在高考命题中早有体现,如1998年全国历史高考的“巴黎和会”题,2005年全国文综卷的“民族主义”题。在新课程理念下,这类试题应该会有所加强,不仅材料题中会出现,其他题型也有可能出现。因此,在备考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对新给的材料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如“探索中国现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一课,应该注意梳理:维新派曲折的君主立宪之路;清政府迫于形势的预备立宪活动(《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一方面继续强化君权,另一方面也以法律

8、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限制君权,人民的合法权利也第一次以宪法形式得到极为有限的认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质性的宪政改革);革命派推翻了清朝统治,共和宪政的实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二、学习历史学新观念,审视历史学科的相关问题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