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ID:44629052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_第1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_第2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_第3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从化第六中学周辉霞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模式需要新观念,历史教师如何面对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明确新的教学思想,寻找符合高考模式的新方法和新视觉,以利备考复习教学。其实,复习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看它的效率和质量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突破。一、明确新课标要求与课改思想,做到有的放矢新课标和课改思想的出现必然要引起高考命题的相应变化,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认真领会,做到有的放式。以课标要求为准绳,重新组织教材的结构,以新的视觉和理念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如

2、以往中国近代史专题的复习,习惯从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条线索,以及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史展开,但近几年命题都以“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的有关内容为重点。根据新课标耍求我们可将此条线索分解为三个专题:政治现代化一民主化历程,经济近代化一工业化的历程,思想近现代化一西学东渐的历程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发展历程,并与世界资木主义的近现代化联系比较。这样就重新整合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二、抓“三考”,进一步把握复习教学的方向“三考”即考试说明、考点、高考题。抓“三考”就是抓师生对考试说明、考点、高考

3、题的重视程度、研究程度和运用程度。实践证明,抓好“三考”可进一步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把握复习教学的止确方向,少做无用功,提高复习效果。《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耍依据,是指导考试设计、实施备考的总纲,是师生复习的指南。因此我们专门抽出时间來进行研究,着重从以卜•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1、《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高考试题我们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讨论:(1)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的关系比较;(2)考试说明的组成;(3)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又分为知识点和考点与高考试题、题型示例与高考试题)(见附表1、2)o通过分析、研

4、究及考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体现和考试中三个层次要求的试题的具体模式,进一步明确高考复习的内容,严守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源于课木,高于课木。表12000—2005年广东卷知识板块系列内容结构比较内容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百分t匕Wi百分t匕百分b匕百分t匕Wi百分t匕Wirr分比中姑(谀3926%4026.7%4026.7%3825.3%3523.熬3624%屮隔见代史6040%6040%5939.3%5939.3%6543.3%6442.7%川卿见代史5134%5033.3%5134%5335.3%

5、5033.3%5033.3%表22000—2005年广东历史试卷主观题对比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古代史①战国西汉的重农抑商②水稻的发展及原因①人口迁移的三种方式②北宋的治国策略①秦汉税负与社会安定②两宋外贸发达原因①贞观之治的原因②明中后期的社会生活①商鞅变法措施、影响长安、宋都獅的商'际状况状兄。(2011安右竝近①解放战争①荣氏家族①教育近代①中国近代①红军第五次0M汕和思现代史时期,民主党派主张变化②八人后主要矛盾变化的民族企业②建国初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化比较②建国初政治、经济

6、的变革化历程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反围剿失败原因②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作用想认识思想近代龄土会跡恻的三个路线世界史伽本主义世界体渝嫄②二战后美欧经济关系b法国启蒙文?(费加罗的婚礼)②英法绥靖政策①拿破仑战争与一战対比②欧共体演进及原因①H本大陆政策②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历程@19峻中意陶社落后WI②美国加入国联的争论①英国白WF政策“重ff沖义”②体系的2、(与上一年比较)题型示例简析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來学习研究保留试题和增强试题的知识内容和要求的层次,研究命题思路,常握答题要点与方法,结合当年高考试题,注意高考

7、命题的走向。3、能力的要求与培养以近年來试题为例,将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各种能力进行逐条分解,讨论每个能力要求总已考哪些知识点,还可能考什么知识点,讨论典型知识点在能力考查中的生长点等。这样将考试说明、考点、高考题结合起來分析、研究,进一步强化教师重视“三考”的意识,冇利于在高考复习中指导学生加强应用。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更要用一定的时间向学生讲明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照,使学生即使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作好迎考准备,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

8、到充分发挥。三、把握主体内容,夯实基础,加强网络化、结构化教学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或问史实,或问重要表现,或问特点,或问共同点;备选项或是课文的原话,或是对课本内容进行的归纳,显得非常朴实。不管高考模式如何变化,对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來落实双基是不会改变的。因此高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